到三江源結對認親去——“心系母親河 養護三江源”項目啟動
2019-10-2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10月23日,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聯合推出的“心系母親河養護三江源”大型生態公益項目在京啟動。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和我國淡水資源重要補給地,是地球生態鏈條中的重要環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載體和珍貴生物基因的重要寶庫,是我國極為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孕育中華民族和中南半島悠久歷史文明的源頭,被譽為“中華水塔”。
“心系母親河養護三江源”大型生態公益項目采用一加一結對認親的方式,動員全社會參與三江源養護行動。
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任永祿介紹,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共有17211個生態管護員。三江源區域的生態管護,離不開牧民管護員的辛勤努力,他們每天都要巡護幾十公里。
但是,由于自然和社會原因,他們生態管護巡護基本知識和適應新時期的生產生活技能還比較缺乏,還不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他們的能力亟需提升。
通過此次啟動的項目,公眾捐贈5000元,就可結對資助一名三江源的生態管護員,進行專業化、職業化培訓,提高他們生態管護專業水平和美好生活建設能力,守護好中華水塔和生態屏障。同時,進行隨機結對,捐贈者通過參與這一項目,交一個三江源的朋友,認一門藏族親戚。
據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汪文斌介紹,根據藏族生態管護員的實際,培訓采用“體己化”內容和“灌蠟式”方法,采用短期、多次、少量、凝固的方式,培訓應知應會的理念、法規,實際操作的方法、技術,提高素質的參訪、互助,增強能力的觀摩、演練等內容。
汪文斌特別介紹,在培養生態管護員建設美好生態的同時,注重他們的美好生活建設,專門設置了高原病防治、家庭牧場建設、牧家樂經營以及電商運營等培訓內容。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與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園區巡護的生態管護員加央多杰進行了電話連線;正在巡護的管護員們用歌聲,給這項公益項目和現場嘉賓帶來了三江源源頭最深的祝福。
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接受捐贈。來自黃河下游——山東黃河入海口的青年創業者張國華,作為捐贈者代表之一參加了啟動儀式。
在得知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發起“到三江源認親”募款活動后,張國華第一時間捐款5000元,結對資助一名藏族同胞,并呼吁自己的員工、帶動身邊的朋友參與捐款。
9月中下旬,他還作為捐款人代表,隨同基金會和三江源管理局人員一起,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源頭進行探訪。
來自黃河入海口的山東日照捐贈人鄭杰,特意采集了一瓶黃河入海口的河水帶到了活動現場,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任永祿帶來的黃河源頭圣水互贈,共同祈愿黃河成為造福中華民族的“幸福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讓黃河成為造福中華民族的幸福河,要先從源頭做起,用愛心養育幸福河。”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龔維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