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十三屆環境與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2019-12-0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11月30日—12月1日,第十三屆環境與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論壇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聚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孫曉華在第十三屆環境與發展論壇開幕式上講話
在開幕式上,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孫曉華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需要動能轉換,需要改革創新,需要加大對外開放,也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孫曉華說,聯合會成立近15年來,圍繞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環境治理生態優化目標、維護公眾和社會環境權益等任務,頑強拼搏,砥礪前行,力求為保護好、建設好共有家園做出貢獻。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寶文副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上限,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綠色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
張寶文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更要注重調動社會各行各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能動性,匯聚最廣泛的社會力量,形成統一的社會共識,打一場污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第十三屆環境與發展論壇上講話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論壇上介紹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進展情況和主要經驗做法。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重點推進了以下工作:在主動服務高質量方面,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開辟綠色通道;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力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積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落實“六個做到”(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兩手發力、點面結合、求真務實),堅持不斷強化基礎能力建設。
在談及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時,莊國泰指出,發展和保護是一體的,離開保護的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發展的保護是緣木求魚。
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中國政府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控制非能源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涂瑞和在第十三屆環境與發展論壇上講話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涂瑞和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全球環境整體狀況仍然在惡化,而且采取行動扭轉這種態勢的時機轉瞬即逝。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氣候變化、新技術不斷引入的風險是導致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驅動因素。
涂瑞和說,中國以切實的行動支持區域和全球環境保護,從過去的參與者、貢獻者,逐漸轉變為引領者,尤其在應對氣侯變化方面發揮了全球的引領作用,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中國工程院院士、火箭軍工程大學教授侯立安在院士專家講壇環節講話
在院士專家講壇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火箭軍工程大學教授侯立安介紹了新科技革命助推中國海綿城市建設進展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出建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吳豐昌介紹了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制修訂進展,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柴發合介紹了我國國家大氣環境形勢并提出對策。
據了解,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開辟綠色通道,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力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
此外,此次論壇還開設了大氣污染防治、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環境公益訴訟、車內環保發展、農用塑料地膜與環保、環境與健康、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與法制專業委員會成立等7個分論壇。
論壇同期,中華環保聯合會召開了第七屆中國(國際)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成果展覽會暨2019中國國際生態環境技術與裝備博覽會、中華環保聯合會2019會員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