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疫情期間,在清北網校與福州鼓樓小學開發的“空中課堂”,擠進了超過7萬名學生。其中除了沿海城市的孩子,還有來自甘肅岷縣、陜西延安楊家嶺等貧困山區的8000名孩子。地隔南北、貧富不一的孩子們,在一個偶然契機中,坐在了“同一間教室”。
2月初開始,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為了兼顧防疫與教學,紛紛開啟線上網課。在福州核心的鼓樓區,教育部門特地選拔出152名教師,通過字節跳動旗下的清北網校直播系統,共建“空中課堂”。
參與在家學習的除了鼓樓區的近7萬名小學生,還有鼓樓區定點幫扶學校的學生,來自甘肅、陜西等偏遠山區的8000名孩子。
幫扶地區南平松溪縣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劉肖然聽說可以聽直播課,就興沖沖地坐在桌前,可沒想到屏幕里的老師們“講得有點快,有點聽不懂”。
發現這一點,肖然決定提前預習,可她沒有借到語文的教科書,不像城里的孩子有打印復印一體機,肖然沒能將課文、講義打印下來,只能在屏幕里預習,將重點一字一句抄在本子上,再對照著回放的直播課學習一遍。
適應直播課的節奏后,肖然也留意到了它和往常課堂的不同之處。英語課上,肖然發現連“復述一遍課文”老師都是用英語表達的,全程沒說普通話。這是肖然上的第一節全英文課。
清北網校的“空中課堂”打破了橫亙在肖然眼前的教育壁壘,讓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屏幕為載體,流動在各個角落。
不僅老師可以在線授課,實時管控直播間、查看上課人數和統計分析課程數據,學生也可以在移動和PC等多終端便捷上課,提前預習課堂知識點,在線評論與老師進行互動,之后還可以反復多次觀看直播回放。
清北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止空中課堂,清北網校之所以開展在線教育、組建AI課程團隊,也是希望通過互聯網提升教學效率。解決教學資源分布不均是我們想解決的教育難題。”
作為清北網校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付永在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中,見證了教育發展的各個形態——從線下、錄播以及現在的在線直播。2019年加入字節跳動后,付永的教育理想便是通過在線教育的方式,提升教學效率以及解決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
當了十幾年一線數學老師,付永深深感到線下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個老師的半徑可能就是幾百個人,能影響的學生十分有限。”付永感嘆。而在線教育一個寒暑假就能觸達成千上萬的孩子,全國各地的孩子都有,這讓付永開始感嘆在線教育的魅力和價值。
除了數量上影響的學生增多,在付永看來,通過線上技術,在線教育通過數據讓個性化教學成為可能,“?如根據學?的?平和能?值,通過?數據去匹配學習資料,課上講了3個難度層級的考法和解法,按?個鍵就可以根據學?不同的?平去布置習題。”對付永來說,在字節跳動的在線課堂里,他體驗到了在線場景為教學效率帶來的實質提升。?
另外,在線教育另一個好處便是解決教學資源分布不均的難題。
付永提到,他想起自己課堂上一個互動、搶麥特別積極的小姑娘,看名字才發現她來自新疆。后續他還陸續發現,班級里還有來自內蒙、東北、西南各個地方的學生。“(在線教育)會讓孩?的視野擴?,以前?多數??個村?個鎮,想象不到外?的世界,沒有認知沒有意識。而在線教育可以通過技術拓寬孩?的眼界,讓他們學習到的知識和?法更多。”付永談到,“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很感慨,選擇加入字節跳動,很大原因也是因為理念相合,覺得我們在做的這件事真的可能改變一些孩子的人生。做教育這么多年,很想把這件事用更優的方式做成、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