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2014年魯甸地震一線救援現場,一個小女孩跑向緩行的車,用糯糯的聲音叫出阿煒哥哥。經過仔細辨認,是親人在地震中離開人世的小女孩,她剛把弟弟從廢墟里刨出來。和她簡單的交流之后,我們繼續投入救援。為讓她在帳篷區有人陪,我們給她送去了尤克里里和葫蘆絲。沒過多久,她就分享給了更多的孩子,帳篷區有了音樂和笑聲。”
上面這個故事是“音樂陪伴計劃”項目誕生的契機。云南少數民族眾多,因父母外出務工等原因導致留守兒童的情況并不少見。語言有界,音樂無界,用音樂帶給這些孩子以溫暖和陪伴,是“音樂陪伴計劃”成立的初衷。
為在六一這個屬于兒童的節日給孩子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慶祝表演,抖音攜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云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發力人音樂,發起“童謠時光機”六一困境兒童公益音樂旅行記,在線上發起公益音樂會,為孩子們唱響童年。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此地因怒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是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出生在這里的小琦自小家境貧寒,父親身體不好,家里還有年邁多病的爺爺沒人照顧。
由于家庭原因,小琦從小缺少陪伴與照顧,性格內向,寡言少語。而像小琦這樣面臨困境的孩子在云南多民族邊遠村寨并不少見,他們本都是可愛的孩子,卻被遺落在角落里。但是一把尤克里里讓小琦表現出從未有過的興奮。當她學會給山歌伴奏的時候,她發現那些文字仿佛在她面前有了生命。她開始去打開自己,跟同齡人交流,跟社工和志愿者表達自己。
阿華才是怒江城墻壩的一名普通青年。2018年接觸到社會服務的工作后,他毫不猶豫地辭去外面的工作。他很喜歡自己的家鄉,也希望能夠為家鄉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一開始,他并不了解社工工作,不懂得如何和這些孩子交流,常常碰壁。但是看著孩子們清澈的眼神,他堅定地表示要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困境。
經過幾年的學習和服務,他看到了這些孩子的成長和變化。他發現孩子們有很多想法和特長,只是沒有機會展示和學習。為了讓山里的孩子課余不再那么枯燥,他開始學習吉他和尤克里里,不斷給他們做模范,孩子們很努力,也很喜歡接觸的東西。阿華才給困境兒童帶了無限的歡樂,也讓自己從中得到成長。
此次抖音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云南連心公益活動機構、發力人音樂,開啟云端公益演唱會,旨在為困境中的兒童帶來一絲溫暖。據悉,音樂陪伴計劃已經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普洱市、昆明市五華區等地開展,累計直接服務長期陪伴困境兒童600余名,涉及400多個家庭,間接幫扶和服務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兒童超過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