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中國志愿者親歷西班牙戰“疫”
中國志愿者親歷西班牙戰“疫”

2020-06-2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西班牙“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聯盟”工作照(圖片由聯盟提供)

 志愿者、華人醫生紀子宸(照片由所屬志愿者聯盟提供)

“我們建立的醫生交流平臺上,已有超過1200名醫生,覆蓋近四十個國家。各國醫生們在群里提出與新冠疫情有關的疑問,來自中國的一線醫生根據其臨床經驗解答。志愿者每天進行中西和中英的翻譯和校對,盡快回復給提問的醫生。目前翻譯解答的問題已超過540個……”

這是一份來自西班牙的中國志愿者組織的成績單。

5月底6月初,一度成為歐洲疫情中心的西班牙終于開始逐步解封,從新冠疫情中逐漸復蘇。不為人知的是,在西班牙疫情逐漸好轉的背后,有一群華僑華人志愿者在默默地付出。

他們來自不同的志愿者隊伍,卻有著同樣的想法:為中外抗疫合作貢獻一份力量,為分享中國經驗傳遞一份聲音。

華人在西班牙建起多個志愿者聯盟

三月初,西班牙新冠疫情大暴發。當時西班牙國內對新冠病毒了解甚少,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顯得措手不及。“一些西班牙醫生很希望了解中國的抗疫經驗。于是我們幫忙聯系了有相關經驗的中國專家,并為他們的溝通提供翻譯協助”,西班牙“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聯盟”組織人之一李婭女士介紹。

當時西班牙的疫情發展迅猛,李婭等組織者意識到他們必須快速做出反應。“隨著西班牙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西班牙醫生來向我們尋求幫助,我們也意識到這項工作需要更好的組織和專業的流程”。于是他們決定在西班牙各大學和社交平臺招收志愿者。沒想到,不到兩周的時間,志愿者聯盟從十幾個人發展到150多人,截至目前已有200多人。

一呼百應,這支最初向西班牙醫生提供翻譯協助的小規模華人志愿團隊,迅速發展成一條上百名多國籍志愿者組成的擁有八個部門的“抗疫生產線”。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在聯盟里擔任了不同的角色,從翻譯、審核、美工到協調、采購、物流等。

他們舉辦了多場網絡研討會,分享國內和西班牙醫生專家抗擊新冠疫情的經驗,主題包括隔離、防護、診斷、治療、案例研究、醫院管理、病理學研究等。組織醫療物資捐贈方面,聯盟目前已向中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菲律賓等國家的一線醫生和機構組織捐贈了價值約6萬歐元的醫療防護用品。

“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聯盟”是西班牙多個由華人發起的志愿者組織中的其中一個。據中國志愿者、在西留學生何東旭介紹,除了搭建中西醫生在線橋梁,協助中西醫生交流工作的志愿者組織外,中國人發起的志愿者組織還有翻譯志愿者團隊,協助語言困難僑胞,幫助僑胞在就醫過程中需要的語言支持;筆譯工作團隊,翻譯國內新冠疫情醫療手冊,提供給醫院和醫務人員做參考等。

紛紛行動起來的中國志愿者,成為中西合作抗疫的一支生力軍。

中國留學生成為志愿者群體的中流砥柱

目前在西班牙攻讀轉化醫學博士三年級的劉潤菡,還是一名流行病學在讀研究生。

加入志愿者聯盟之后,劉潤菡負責對相關文獻、問答和講座課件的醫學翻譯和校對。醫學的專業性很強,要精準翻譯西語醫學詞匯實屬不易。劉潤菡表示,她曾在11年前,作為中國-古巴獎學金項目的公派留學生,赴古巴進行為期6年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習,掌握了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且在這次疫情出現后,第一時間參與了相關流行病學的研究。劉潤菡表示,祖國當初培養西班牙語醫學人才的初衷,也是為了促進在醫學領域的交流和發展,打破語言的障礙,促進醫學知識的傳播。這次疫情,對自己無論是醫學上還是語言上都是一次實戰考核。

在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就讀的周彥和在科爾多瓦大學就讀的何東旭,則是在收到了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的消息后,決定加入使館志愿者隊伍,參與處理包裹狀態的追蹤、包裹通關困難和缺失報關文件處理等工作,解決疫情下物流難的問題。

工作聽起來簡單,實則需要反復與國內外各方溝通、核查信息,工作繁瑣復雜。對于周彥和何東旭等學生來說,志愿工作中涉及的清關、國際郵寄等知識盲區,更是只能靠一遍遍查找資料和溝通來獲得。

周彥介紹,志愿者們為了能有效的解決包裹滯留的問題,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了解快遞公司的國際郵寄流程作、搜集每個公司關于疫情期間寄件的注意事項、了解西班牙海關的運作流程,以及其各個部門在疫情期間新出臺了哪些特殊規定,針對口罩等防護物資有哪些限制等。

經過志愿者們的不懈努力,僑胞等到了國內寄去的包裹,從中國寄到西班牙的醫療物資也及時抵達。

志愿者何東旭說,“疫情期間大家無法查詢到包裹狀態,可能因為我們提供的一條準確的信息,他們就能感到心安。

快速分享寶貴經驗是支撐志愿者的最大動力

在最危急的幾個月里,志愿者們犧牲了很多私人休息時間。“除了自己的課業學習或本職工作,還要兼顧家庭。”談起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李婭很感動, “比如,在國內的醫生專家和在西班牙的華人醫生,他們本身工作都很辛苦,經常加班加點,但很多次他們深夜回到家里還抽出時間來幫助我們解答疑問,準備講座或者審核資料等”。

李婭參與組建的志愿者聯盟從三月底開始籌劃每周的中西雙語講座直播,共計六場。內容涉及從隔離防護到診斷治療、重癥治療,再到醫院管理和護理干預等。“當時每周的專題講座可以籌劃的時間很短,周一周二和國內的醫療專家確認內容,準備中文課件,周三完成第一次醫學翻譯,周四彩排和疑問講解,周五最后校對,周六網絡直播……

“連續六場的醫學直播,醫療專家們無論多晚都會耐心給我們講解,工作組成員也是無數個夜晚在一起語音校對翻譯文稿到凌晨。支撐整個團隊高強度工作連軸轉的動力就是大家都希望能把國內醫生專家的寶貴經驗盡快準確地分享給各國的醫生。”李婭向記者介紹。

科學不分國界,合作戰勝疫情

十堰市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急危重癥中心主任劉杰博士是國內專家志愿者之一。受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聯盟的邀請,他在線與近20個西語國家數百位醫務工作者進行了防控經驗交流,并對患者中的幾類特殊人群救治經驗進行了分享。“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下,面對世界范圍的疫情,能夠與西語國家的醫生同行分享經驗,是我的榮幸,更是一名醫生的責任。”劉主任表示。

外籍醫學專家及醫務工作者對這次與劉杰主任的經驗交流大加贊賞,一名來自哥倫比亞的醫生感激地說道:“劉博士為我們提供了優秀的醫院管理方法,課程內容很全面,對我們幫助很大!”

西班牙馬德里一家公立醫院呼吸科的華人醫生紀子宸也是聯盟的一名志愿者。他作為醫院里第一批擔起新冠救治重任的醫生,負責指導了全院普通病房里的呼吸支持系統的使用。目前他負責新冠藥物的臨床研究。

在聯盟志愿工作中,讓紀醫生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西班牙呼吸協會發布關于恢復肺功能檢查的指導建議的第二天,他收到西班牙醫生關于恢復肺功能檢查的咨詢,對方表示想了解中國的做法,希望學習其經驗。“這時候我的感受是,祖國的醫學強大了!”他自豪地說。

李婭表示,中國志愿者團隊只是把中國和西班牙兩國的醫生聯系在一起。但是在志愿平臺建立兩周后,秘魯、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其他西語國家的醫生也加入進來。“一開始大部分是西語國家的醫生,但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我們也希望借助平臺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國家,又開設了一個英語群方便交流。因此現在也有來自亞洲,非洲以及中東地區國家的醫生進入我們的平臺。隨著歐洲疫情的緩解,慢慢也有歐洲醫生加入了分享經驗和知識的隊伍中。”李婭說。

西班牙有句話:“朋友像鮮血,奔向受傷之處,無須召喚。”全球疫情下,中國人用善良無私,寫下中西友誼的新篇章。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丁香婷婷综合网|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亚洲综合久久久| 日韩亚洲欧美久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