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公益“益路”探索,讓金融碰撞出慈善募捐新火花
2020-06-2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鐘小益(化名)是中國銀行的代發薪用戶,2020年3月初,他如往常一樣進入手機銀行處理房貸、信用卡以及一些生活繳費,意外發現手機銀行首頁增加了一個很顯眼的紅色入口——“共同戰疫”。那時候正值全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鐘小益毫不猶豫地點擊,進入了“慈善募捐|阻擊新冠肺炎,籌集“戰疫”物資|中銀公益”籌款頁面。
頁面中信息很詳實,不僅有發起單位、項目介紹、籌款預算等介紹,還能實時看到已籌金額和捐贈人次,捐贈動態中能看到每一筆捐贈情況。在進展匯報中他還看到了截至2月底所籌善款已經用于購買了5000件防護服運抵湖北“戰疫”前線。鐘小益點擊“單筆捐”,很快完成了捐贈,并收到了接受善款的基金會發來的電子捐贈證書。這次體驗讓鐘小益多少有些意外,這樣內容詳盡、實時反饋、公開透明的捐贈體驗讓他對手機銀行有了新的認識。
鐘小益從中國銀行手機銀行首頁進入的是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中銀公益。該平臺由中國銀行發起設立,是中國銀行以“金融+公益+互聯網”思維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其運營主體是中國銀行企業基金會中銀慈善基金會。
據中銀公益平臺運營人員介紹,平臺自2018年6月23日正式上線以來,一直積極探索互聯網公益與銀行業態的融合發展之路,不斷嘗試和創新新功能,為用戶帶來新體驗。此次手機銀行首頁的“共同戰疫”活動就是中銀公益結合手機銀行業務,助力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慈善募捐活動,號召手機銀行愛心客戶奉獻愛心,為抗擊疫情募集抗疫物資?;顒映掷m90天,近萬人次捐贈善款超83萬元。
以金融之力賦能社會組織
實際上,中銀公益平臺很早于2019年4月接入了中國銀行手機銀行,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捐贈通道。北京市、深圳市、云南省、廣東省分行等率先在“生活-專屬服務”中開通中銀公益平臺入口,宣傳屬地慈善募捐活動,并通過多種方式引導用戶進行捐贈。
截至目前,通過手機銀行進入中銀公益平臺,可以看到已有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東莞市慈善會、蘇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多個組織發布慈善募捐活動。
在賦能慈善組織方面,中銀公益平臺還利用金融背景優勢,動員中銀基金公司的專業志愿者開展“慈善組織資產保值增值沙龍”,為慈善組織開展資產保值增值培訓,提供資產管理咨詢服務;聯合北京致誠社會組織矛盾調處與研究中心開設“基金會合規建設”系列線上課程,提升慈善組織從業人員組織管理能力。
O2O聯合募捐模式
近日,中銀公益平臺正在聯合中國銀行東莞市分行助力東莞市慈善會開展“6·30廣東扶貧濟困日”主題活動。目前已在中銀公益平臺發布慈善募捐活動,并計劃在東莞市整個轄區的89家營業廳、網點進行項目宣傳,通過粘貼宣傳海報、網點公益志愿者介紹等方式讓更多參與到公益中來。
平臺運營人員介紹,“我們希望借助中國銀行線下網點資源,為慈善組織提供募捐活動宣傳的新陣地,將線上募捐與線下宣傳動員結合起來,構建‘O2O’聯合募捐模式。”
據了解,此類活動已在北京市分行、深圳市分行、蘇州市分行開展多期。2019年5月8日,聯合中華兒慈會在北京開展“微笑中,善隨行”聯合勸募活動,在北京280家網點張貼海報,通過中國銀行自媒體矩陣發送推文,號召愛心客戶關注唇腭裂兒童,幫他們重綻笑容。2020年新年到來之際,聯合中華兒慈會小愛也溫暖基金開展“小愛也溫暖,快樂100分”聯合勸募活動,為貧困地區兒童募集“小愛快樂包”。
中華兒慈會一位項目負責人表示:“中國銀行線下網點,是多數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平臺不具備的優勢。這不僅對于籌款,對于項目本身影響力的提升也具有極大的幫助。”今年,“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小愛也溫暖”項目就受到了中國銀行總行多部門的關注與參與,通過發起“一起捐”,為咸陽市旬邑縣、淳化縣、長武縣、永壽縣四個縣(簡稱“北四縣”)的700個孩子送去了溫暖包和“六一兒童節”的美好祝福,覆蓋82個村和2個小區,涉及81個學校。
員工公益的強大力量
“六一”捐贈“小愛快樂包”是通過中銀公益平臺支持扶貧工作的一次活動,但這不是第一次,這已成為了中行員工參與公益的一種習慣。借助中銀公益平臺搭建的愛心橋梁,員工可以支持自己心儀的公益項目,也可以將自己發掘的貧困地區的需求設計成公益項目,與專業機構合作,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實現公益夢想。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夢想教室”是平臺引入“中行人”愛心資源的第一個項目。“2018年10月17日,在第5個‘全國扶貧日’當天,中行總行數據中心發動員工及社會愛心人士捐款,從上午8點開始到下午3點,僅7小時便獲得850人次捐贈,完成了20萬元的籌款目標。后來,這筆善款在旬邑縣建設了一座開展素質教育的‘夢想中心’,并將開展5年的素質教育課。”平臺運營人員回憶:“這對我們運營觸動很大,讓我們看到一股新的慈善力量。”
通過平臺可以看出,“中行人”不僅僅支持慈善組織發起的精品項目,還會通過實地調研,瞄準需求,通過中銀公益平臺聯合公募慈善組織設計、發布募捐活動,解決某一點、某一處的需求。一年來,員工自發開展各類扶貧活動10多項,募集善款及物資近90萬元。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疫情發生后,平臺與中國銀行總行工會積極響應,對接慈善組織通過平臺發布募捐活動,號召全體員工捐款馳援湖北。短短15天的時間里,共有13.5萬人次參加捐贈,募集善款1800余萬元。如何引導更多愛心企業開展員工公益?如何引導企業員工參與脫貧攻堅?成為了中銀公益平臺發展路上新的研究課題。
在“公益+金融”的路上,中銀公益剛剛起步,期待著未來與更多致力于推動公益與金融融合發展的個人、組織合作,繼續探索“財富向善”、賦能社會組織,為相關方提供更好的公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