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雪弢
7月18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下稱“慈展會”)組委會在北京召開新聞通報會。會上,第三屆慈展會組委會成員、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介紹了第二屆慈展會的主要成效和第三屆慈展會特色亮點,第三屆慈展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朱廷峰介紹了第三屆慈展會的主要內容和籌辦工作情況。慈展會組委會決定,于9月19日至21日繼續在深圳舉行第三屆慈展會。
據詹成付介紹,第三屆慈展會將堅持“政府搭臺、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全民共享”的辦會理念和“以會為主、以展為輔”的辦會思路,以“慈善·助推社會進步!”為主題,更加突出兩個基本定位,即“公益慈善資源全要素撮合對接平臺和國家級、綜合性、國際化的年度慈善盛會”,無論在展區規劃設置、會議研討安排,還是在資源對接系統建設上,都更加強化了展會的平臺功能和核心價值。第三屆慈展會依然沿用前兩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展會標識和上屆“蝴蝶”的展會吉祥物,展館繼續設在深圳會展中心一號館,展區面積達3萬平米,設置劃分了4大功能板塊,即展示交流板塊、資源對接板塊、公益體驗板塊和展會活動板塊,準備開展啟動儀式、1+N會議、慈善信息發布、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綠色展會”行動、“無障礙展會”行動、公益慈善節慶活動、總結交流會等系列活動。
目前,第三屆慈展會的展區整體規劃設計方案已基本完成,全國公益項目大賽已完成報名。升級改版的慈展會官網、網上招展報名系統、官方微博微信和統一報名咨詢電話12349也已全面啟動,各項招展工作、主題歌征集活動、資源對接征集活動和項目評審工作正在進行中。截至7月15日,參展報名機構已達1300多家,參賽機構和項目為957個,較去年參賽規模翻了一倍。
回顧
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社會捐助總量明顯上升;慈善組織的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志愿服務廣泛發展;慈善組織和志愿者的積極作用獲得各界廣泛認可;慈善事業法制建設提上議程。但是,在慈善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慈善需求與資源對接分散低效、慈善認知理念普及不足、社會認同參與不夠等問題,制約了慈善事業和社會建設的全面深入發展,舉辦全國性的公益慈善交流展示會,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愿望與需求。為此,民政部、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決定,從2012年起,每年在深圳聯合舉辦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2013年9月,繼2012年首屆慈展會以后,第二屆慈展會再次在深圳舉辦,共有來自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的828個參展機構和項目參展,舉行了12場專題研討會、5場發布會、50場互動沙龍和36場公益體驗活動,現場簽約對接重大項目50個,對接簽約金額17.08億元,全國20多個省市民政系統組團赴會觀摩,累計觀展人數達14.1萬人次,吸引了115家中外媒體、500余名記者到會采訪報道,各類新聞媒體和門戶網站報道、發布和轉載的展會信息超過25萬條。
公益時報記者 張雪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