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雪弢
近日,17名往屆“昆侖獎”全國十大見義勇為英雄司機代表和12名往屆“昆侖獎”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評選活動組織獎獲獎代表走進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油田,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參觀、學習和交流。本次活動是第十二屆“昆侖獎”全國十大見義勇為英雄司機評選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繼2013年走進大慶油田、2014年走進長慶油田后,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代表第三次走進中國石油。
參加本次活動的英雄司機中,有的常年見義勇為、曾多次協助公安機關抓捕犯罪嫌疑人,有的曾不顧個人安危機智勇敢地和持刀歹徒搏斗,有的曾不畏嚴寒勇救落水兒童,還有的不顧爆炸帶來的危險,深入事故現場,救火救命。本次活動令英雄司機們感觸最深的是,見義勇為精神和鐵人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其精髓都是“勇于擔當”的無私奉獻精神。
兩天的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參觀了老君廟作業區、603崗位、鴨兒峽作業區、鐵人紀念館和玉門油田展覽館。在參觀中代表們了解到,玉門油田是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曾擔負“三大四出”的歷史重任,先后會戰大慶,南下四川,跑步上長慶,二進柴達木,三戰吐魯番,曾先后向全國各油田輸送骨干力量10萬多人,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來自北京的英雄司機韓揚表示,在參觀和學習中深刻感受到了通過“老君廟精神”、“一厘錢精神”、“窮鼓搗精神”、“找米下鍋精神”、“小廠辦大事精神”和“再生廠精神”的孕育、積淀,形成的以艱苦奮斗為核心的“玉門精神”。“參觀玉門油田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大家的環保意識。我發現在礦區我們走過的地方既沒有白色污染,也沒有黑色污染,非常了不起。”湖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辦公室主任石慶華這樣說。
30日下午,英雄司機代表們、組織獎獲獎單位代表們與玉門油田的老工人代表和勞模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來自山東的英雄司機李雷感慨道:“在了解了石油開采之艱辛、石油工人之困難后,我更加感覺到,我們的所作所為與他們相比簡直微不足道。我要感謝中國石油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回去之后我要把‘鐵人精神、玉門精神’向身邊人傳遞。”來自貴州的英雄司機陳興普說:“我是遵義人,從小就生活在革命老區,接受著紅色革命精神的教育,但來到玉門油田之后我才深刻理解什么是自力更生,什么是艱苦創業,什么是無私奉獻。石油工人用這種精神為國家、為社會、為我們所有的石油消費者服務,這讓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能源的來之不易。”來自遼河油田的英雄司機隋東生表示:“玉門油田的發展史是一種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史詩。通過這次學習,增強了我作為一名石油工作者的自豪感,也更加堅定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決心。”
聽了見義勇為英雄司機的發言后,玉門油田的勞模、年近80歲、為祖國的石油事業奉獻了自己大半輩子心血的康東鎖老同志激動地說:“從見義勇為英雄司機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種高尚的情懷,我要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孫并向身邊的老同志認真傳頌和學習。回去后我要把見義勇為英雄司機的事跡編寫成快板書,在群眾中宣傳。”(張雪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