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近日,廣州市民政局印發開展慈善款物募用分離試點工作方案。廣州是目前廣東省開展慈善款物募用分離試點的唯一城市。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慈善款物募用分離,目的是為加強慈善組織之間分工協作,充分發揮不同類型慈善組織作用,提升慈善資源使用效率。開展慈善款物募用分離,這是《慈善法》出臺后的最新動向。
資助型和服務型組織
分工協作
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迅速,但慈善資源在行業內的分布仍不均衡。許多具有服務專長但規模較小的慈善組織在獲取善款方面存在困難。一些知名度高、募款能力強、資金實力雄厚的慈善組織未能全面發揮支持、輻射、帶動等龍頭作用。根據《慈善法》有關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實行慈善款物募用分離,就是在款物募集方面有優勢的慈善組織(以下簡稱“資助型組織”)負責慈善資源的募集和管理,并以一定方式分配給有服務專長的慈善組織(以下簡稱“服務型組織”)運作項目、開展活動。通過籌募與使用的適度分離和不同慈善組織之間的分工協作,提升慈善款物使用效率。推進實施慈善款物募用分離,突出分工協作,有利于募集款物和開展服務的兩類社會組織資源共享,促進實現慈善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廣州市的試點方案明確提出,開展募用分離試點,重點是促進資助型組織和服務型組織發展。在發展資助型組織方面,主要是鼓勵引導市區兩級慈善會、在市民政局登記的非公募基金會、業務活動在廣州地區的基金會等各類募款能力較強的社會組織發展成資助型組織,積極開展慈善項目資助活動。在發展服務型組織方面,主要是鼓勵引導在市區兩級民政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非營利的事業單位,充分發揮服務專長,發展成服務型組織,接受資助并開展慈善活動。其中,受資助的組織或項目應優先選擇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和賑災等慈善重點領域實施。
廣州市慈善會
率先開展改革試點
據了解,“募用分離”將主要采取4種形式,包括協議委托、公益招投標、聯合勸募、公益創投等。
通過簽訂書面協議的方式,資助型組織委托服務型組織執行具體慈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協議中明確約定服務型組織按要求實施項目,及時報告項目開展狀況。可由資助型組織統一向社會公布項目實施情況。資助型組織定期跟蹤和督查指導項目實施,并對項目開展審計和評估。
通過招投標的方式,資助型組織就某一慈善項目或活動公開征集服務型組織作為執行方。在招投標文件中明確時間進度、項目要求、投標人資格和服務質量要求等內容,鼓勵和支持資助型組織邀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行業資深工作者等共同組建第三方評標委員會進行綜合評審,擇優選定服務型組織。
通過組建聯合型組織,吸納服務型組織成為會員,為服務型組織設立專項基金或由公募組織發起募捐等方式,幫助服務型組織募款。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時,募集資金進入有公募權組織的對公賬戶。雙方向社會公眾說明募款主體、募款目的、款物分配方式和使用方式、擬提取的行政支出比例等內容。如采取網絡募捐方式,還需主動向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等提供募捐許可(備案)證、法人登記證書等證明公募資格的文件。
通過創投方式,對服務型組織特別是初創階段的組織進行支持,幫助其實施自有慈善項目。開展公益創投時,資助型組織要查驗組織愿景、項目計劃書、管理團隊等情況,并與服務型組織協商確定資金使用條款和關鍵績效指標。除提供資金支持外,服務型組織還可向資助型組織申請業務咨詢、專業培訓、資源鏈接等能力建設服務。服務型組織在自有慈善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宣傳推廣中主動體現資助型組織發揮的作用。
據悉,廣州市慈善會將作為市級募用分離的資助型慈善組織試點單位,今年將重點在扶貧濟困領域,與符合條件的社會服務機構合作,采取聯合勸募、項目大賽、協議委托等形式,率先推動募用分離改革試點。
(據《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