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雪弢
5月7日,“2016年大學生微創業行動”新聞發布會暨KAB大學生微創業大講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主樓報告廳舉行,創業教育專家、風投機構代表和創業新銳與現場大學生,就“互聯網+微創業”展開深入交流。微創業是一種新型的青年人創業模式,指青年人創辦的微型企業,或通過微博、微信、互聯網平臺進行新項目開發和創辦電子企業的創業活動。
活動現場,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干事董時,廣東省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程懷遠,中國母基金聯盟秘書長、水木資本董事長唐勁草,魔漫相機創始人黃光明,送姜(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昭贏、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家華分享了他們眼中的“微創業”,為年輕人的創業夢想加油打氣。
“大學生微創業行動”由KAB全國推廣辦公室與廣東省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聯合舉辦,以“傳播互聯網夢想+,尋找未來上市公司總裁”為主題,通過活動尋找好的微創業項目,給予大學生創業者以扶持和指導,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業行動。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將捐贈350萬元用于今年“大學生微創業行動”的實施。活動得到了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青年報社及300所高校KAB創業俱樂部的支持。
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干事董時稱,當今互聯網生態和創業生態不斷融合并發生巨變,“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就是一個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和強調個性和創意的創客精神的平臺。通過活動,希望大學生創業者能夠樹立崇尚創新、創業致富的價值導向,敢為人先,分享創造;將奇思妙想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努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客文化。
廣東省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程懷遠稱,廣發證券致力于為大學生和創業青年普及投資理財知識、企業融資知識,分享優秀企業商業末統和運營管理模式模式,引導大學生提高自身創新創業能力,為未來創業做好準備,助力青年創業者成為未來的上市公司的總裁。今年優秀大學生微創業項目資金將增至100萬元。此外,廣發證券在全國三百多個營業網點會對全國大學生全面開放,幫助大學生在資本市場得到專業支持,以及廣發證券的官微平臺,以及實現 24小時在線的有問必答。
中國母基金聯盟秘書長、水木資本董事長唐勁草有著豐富的創投經驗,也密切關注中國大學生的天使投資。在他看來,大學生創業可能有99.9%會失敗,單純為了掙錢而創業是不太現實的,創業是一種理想,如果你發現了一件喜歡做的事,并愿意堅持做下去,可能更容易是成功。他建議大學生放低身段,實事求是,組織多領域人才,提高成功的概率。
作為新銳創業者代表,魔漫相機創始人黃光明在2008年留學歸來,他與聯合創始人任曉倩一起創業。在2013年推出全球移動互聯網領域最為火爆的真人漫畫APP魔漫相機,獲得Facebook頒發的“2015年度最佳應用”,同時以產品和服務的形式聯合日本郵政打入日本市場。
黃光明以自己的創業經歷談到,魔漫相機創業之初是希望做出中國的原創,而后堅持創新,堅持認真做產品才走到了今天。艱辛的創業路上最重要的是樂觀和學會放棄。他建議大學生:“利用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技術,抓住這個時代的機會,最關鍵是行動起來,你先行動了,你就有機會。”
另一位新銳創業者代表,送姜(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昭贏自己也是從“微創業”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的。他在大學期間率先提出“大學生消費維權”概念,以此創辦的校園企業事跡被《中國青年報》連續兩次報道,喚起了大學生的維權意識和品質意識,其項目獲利數百萬;2014年年初辭去大學老師職務創辦送姜科技,目前已完成數千萬融資。
王昭贏曾經經歷過落榜、失戀,復讀等困境,但他沒有放棄,在學校時從校園的的“校友卡”做起,到畢業后繼續創業,創業導師中包含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老師、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軟銀賽富基金合伙人羊東老師等大咖。他認為,大學生創業從“微”開始,可以體會學校之外的事情,在嘗試的過程中慢慢成長。
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家華認為,微創業是大學生創業容易切入的角度,微創業想要成功和持久要堅持,要“微創有道”:一要為小微之美而心動,二是要從小角度尋找到解決方案,三是要把自己的小事當做是事業來做。“微創業是找到一根針,扎到一個痛點,借助互聯網把解決痛點的方案拓展到最廣大的領域和每個人的身邊。”
“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已經正式啟動。今年4月27日至9月30日期間,該活動將面向在校大學生及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個人或團隊,廣泛征集微創業項目計劃書、已實施的微創業項目和互聯網金融服務項目計劃書,最終評選出50個優秀微創業項目分享100萬創業扶持資金,20個優秀微創業獲獎項目還將在成果發布會現場路演,也將進一步聯合天使投資機構,通過市場化方式扶持微創業青年。此外,“大學生微創業行動”還將舉行一系列“KAB微創業行動大講堂”、“微創業俱樂部沙龍”、“千所高校助力微創業”和“微創業項目路演”等活動。
去年的微創業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15年4月23日至9月30日,活動共征集到500個參賽項目,推出的公示項目有近300個。根據網絡公示、公眾投票、評選標準、專家評選,最終評選出50個獲獎項目;并在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10所高校舉辦10場微創業大講堂,嘉賓演講共70多人次,活動共聘請41名微創業導師與大學生面對面交流。同時,活動通過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微信公眾號傳播,百所高校微創業傳播活動,上千萬人關注該活動。
據了解,此次活動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馮如”文化節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