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圖為徐克成教授將新書《與癌共存》免費捐贈給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白衣天使基金以及北京抗癌樂園
2016年6月3日,由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健康臺、暨南大學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主辦,廣東省紅十字會復大博愛基金支持的愛與癌——徐克成教授《與癌共存》新書發布會,暨新書捐贈儀式,在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健康臺新聞發布廳圓滿結束。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張文祥、中國康復技術轉化及發展促進會副會長黃殿龍等眾嘉賓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他是戰勝癌魔的強者
徐克成教授與患者
據調查,全國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癥患者,每7、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癥,如今人人談癌色變。徐克成教授,行醫50多年,從上世紀70年代,母親患癌去世開始,他就決心向癌癥挑戰。2001年,徐克成創辦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將中晚期惡性腫瘤,作為主要治療對象,以延長患者壽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為主要目標,積極創新,首先引進腫瘤氬氦冷凍技術,開展以冷凍消融(CSA)、微血管介入療法(CMI)。從醫院創辦至今,徐克成院長不以追求經濟利益為核心,反而主動救治了眾多經濟困難、卻命懸一線的癌癥患者,使他們重獲新生,點燃了夢想的希望!徐克成也因此獲得了,中國衛生系統最高榮譽“白求恩獎章”,還被中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及2015年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然而一輩子戰斗在抗癌前線的徐克成,卻在2006年,患上了膽管細胞性肝癌。可是徐克成保持樂觀心態,積極治療,如今10年過去了,他成為了一個戰勝癌魔的強者。而他的患癌經歷,以及多年癌癥治療中的臨床實踐,促使他寫成了《與癌共存》一書。徐克成教授希望通過這本書,讓人們認識到:癌癥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斬盡殺絕;癌癥也并不可怕,只要擁有良好心態,秉持正確理念,采用創新策略,接受適合方法,我們就能與癌“和平共處”。
醫者大愛 造福社會
徐克成教授曾說:“我認為一個民營醫院要生存下來,必須堅持公益,堅持博愛,堅持慈善,堅持真的技術,把醫院做到最好!”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建院以來,一直堅持投身公益事業、造福社會。徐克成教授熱心公益、秉持醫德共濟理念,曾參與的公益性捐款約1800多萬元,先后為400名貧困患者,提供過醫療救助,資助和減免費用約600萬元。其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捐款捐物達950萬元;2013年4月雅安大地震,復大腫瘤醫院捐款500萬元,用于災區重建。
而徐教授也希望通過寫書,讓更多人了解癌癥,幫助更多的癌癥患者。在本次發布會上,徐克成教授將自己的新書《與癌共存》,同時免費捐贈給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白衣天使基金,以及北京抗癌樂園。
癌癥治療新理念 三大院士齊點贊
《與癌共存》是徐克成教授的心血之作,他聯系自己癌癥治療實踐和經驗,剖析癌癥真相和奧秘,讓患者可以從中獲得指引,并對奮斗在癌癥治療前線的醫生們,提供一些創新理念。
三大院士齊為徐克成教授和他的新書點贊: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與癌共存”應該成為治癌新理念,是指導臨床治療的重要策略。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我一直對徐教授臨床治療癌癥實踐中所取得的成就感興趣,也替他高興,本書應該向臨床醫生介紹。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徐教授倡導的治療策略和措施,是實踐“與癌共存”理念的具有革新意義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