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鄭悅
“自行車是個美麗的東西,它不制造污染,不制造噪音,但比任何機器都更有效地把能量轉化為運動。”
——比爾·蓋茨
出現在電影以及文學作品中的自行車通常是青春與自由的意象表達。在現實生活中,自行車是出行工具,騎自行車是健身方式,也是改變青少年生活的社區生活。
在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你既可以選擇“買買買”的購物生活,也可以選擇和朋友歡聚,更可以選擇揮灑汗水度過假日。對,你還可以使用工具修繕自己的自行車。英國倫敦的Bikeworks自行車商店在圣誕節這天的下午五點到晚上八點半提供“修車”課程。每小時花費5英鎊,可以讓你使用工作臺、工具、潤滑油、自行車手冊圖書館以及專家咨詢服務。在專家和志愿者的幫助下,你不僅可以讓自己的愛車重新回到路上,還可以在這里售賣自己閑置的二手零件。
成立于2006年的Bikeworks提供從入門“菜鳥”到專家級的自行車維修課程。當然,維修自行車并不是這家社會企業的全部業務范圍,售賣和翻新自行車也是其業務內容。這家旨在倡導大部分人選擇自行車出行從而改善倫敦交通狀況的企業,在2013年其營業額達200萬英磅,當中有5萬英磅盈余會用作再投資發展。而在聘用員工上,Bikeworks選擇低學歷、低技術青年,以及流浪漢等弱勢群體,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解決二手自行車等資源再利用的問題。
以自行車為載體
從商業流程上來說,Bikeworks在2006年9月注冊,2007年開始其業務,2008年春天在倫敦維多利亞公園、哈姆雷特塔第一次開展活動。不過,故事的開始并沒有這么簡單。
準確地說,Bikeworks是兩家初創時期的社會企業合并后的產物。戴維·米勒(Dave Miller)原本是東倫敦一家以社區為基礎、以自行車回收為主營項目的社會企業經理。面對當地的自行車黑市交易,他憂心忡忡,希望創建一個項目,既能讓弱勢群體有機會騎車,又能幫助他們就業。他的計劃得到了兩家基金會的支持:2007年初,埃斯梅·費爾巴恩基金會(Esmeé Fairbairn Foundation)和城市橋信托基金(City Bridge Trust)同意為這個項目提供支持。
與此同時,原本在劍橋經營自行車租賃公司的吉姆·布萊克莫爾(Jim Blakemore)創建了一家名為“Bikeworks”的社區組織,利用現有資金購置數輛自行車,再在東倫敦哈克尼區提供騎車培訓。吉姆于2006年11月將它注冊為社區利益公司,為自閉癥兒童提供騎車培訓。此時Bikeworks已經從布羅姆利社區中心和倫敦自行車運動協會取得了少量資助,大約1萬英鎊。
2007年3月,戴維與吉姆見了面。此前,他們曾從朋友那里了解到,對方和自己有著相似的意向。戴維這樣描述兩人的合作:“我希望擁有一個商業合作伙伴,我覺得他的技能和背景與我的期望很相配。”于是,二人成為了Bikeworks的聯合董事。起初,兩人的經營理念不盡相同,但是他們卻有著對自行車共同的愛好。戴維的想法是以回收二手自行車為手段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而吉姆則更關注于通過騎車訓練讓更多殘疾人學會騎車。他們很快意識到,其實可以通過獨特而整合的方式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實際上,這和東倫敦地區社區的狀況緊密相關。這個地區存在著嚴重的就業問題和健康問題,部分社區的就業率以及赤貧社區的健康指標在全英國是最低的,而這正好為Bikeworks提供了用武之地。戴維和吉姆將Bikeworks設立在東倫敦維多利亞公園附近的貝斯納爾格林社區的一個倉庫里,因為此前他們二人都在這個社區工作和生活。
起初,他們主要通過與地方政府簽訂自行車培訓合同獲得收益。與紐漢市簽訂的培訓合同是他們簽訂的第一個大單(價值10萬英鎊),這筆大單使Bikeworks獲得了進一步發展。隨后他們又與周邊城市沃爾瑟姆福雷斯特市和陶爾哈姆萊茨市簽訂了培訓合同。很快地,他們就從一家作坊式的小企業成長為每年為數千人提供培訓的大企業。在倫敦這樣的大城市開展自行車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在大城市騎車是一項兼具挑戰性和危險性的活動。
同樣重要的是,前期收入為Bikeworks發展其他業務提供了基礎。例如,Bikeworks隨后從“星火計劃”中獲得了75000英鎊的收入,這項收入又被應用到開發“流浪者計劃”中。“流浪者計劃”是把流浪者(或近日無家可歸的人)培養成自行車機械師和培訓師的一項計劃,最初培養了8個人,時間為3個月。
該計劃的獨特之處在于為參與者提供基于工作的職業培訓實習與就業機會。參與者將獲得自行車機械師專業資格證和國家級自行車培訓師證。最終,他們將成為合格的自行車培訓師或機械師,有相當一部分人能夠實現就業。目前,該計劃已被確立為 “自行車工作計劃”(Cycle into Work)而被持久經營著。
此外,基于Bikeworks創始人的最初想法,Bikeworks實施并開發了一個在周末進行的“全能騎車計劃”(All Ability Cycling),旨在為殘疾人及在學習上有障礙的人提供自行車培訓,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該計劃又成為2012年殘奧會的合作伙伴,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除了“全能騎車計劃”外,Bikeworks還針對“高危人群”(患有心臟病、心理疾病或久坐不動的人)設立了“自行車健康行”(Cycling for Health)項目。該項目也是通過為參與者提供自行車及相關輔導,使參與者有機會騎車,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健康狀況。
近幾年,在Bikeworks開展的多層次經營活動中,有兩方面發展得最快。首先是它與私營企業的合作。Bikeworks與新聞國際公司、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家企業客戶合作,在這些機構中推廣騎車出行(及環保旅游)、提供培訓和維修服務等,并且奠定了自己的收入基礎。該組織在2012年又與巴克萊銀行簽署了一份6位數的協議,為“自行車工作計劃”(Cycle into Work)提供支持。有了銀行的財政支持、志愿服務及指導,員工們有志于進一步拓展該計劃,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多就業和培訓機會。
2010年末,Bikeworks在倫敦西部開設了第二家社區自行車中心。隨后,2011年,Bikeworks從舊址遷出,搬入東倫敦貝斯納爾格林區一家臨街而建的商店。市民、警務人員、郵局工作人員及其他企業員工將廢舊自行車捐給Bikeworks,Bikeworks做翻新處理后以折扣價重新賣出。有了這筆收入,Bikeworks的商業模式將更具可持續性,更有可能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大潮中取得成功。現在他們已經有了三家商店,不過,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他們關掉了西倫敦店,計劃2015年在奧林匹克公園開新店。
關注社區利益
現在,Bikeworks已經是一家擁有30多名工作人員、3家商店的公司。他們擁有倫敦最受歡迎的自行車俱樂部,雇用及培訓項目幫助60%的人們找到了工作。而他們的倉庫也成為英國最大的自行車回收倉庫,并提供著自行車瑜伽、自行車旅行等多種時尚服務。
作為一家社會企業,Bikeworks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涵蓋了健康、就業、流浪者、環境、殘疾人等諸多方面。迄今為止,該組織已向數千倫敦人提供過自行車常規培訓,其中許多人接受的是免費培訓或是培訓費用很低。接受培訓后,人們的信心更足、騎車技術更好,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強人們的能動性、提高整體自信心,并增進健康。而且人們可以安全地騎車出行,準確辨認倫敦各條道路的方向。要知道,在2014年的夏天,Bikeworks不僅讓一名93歲的老人第一次體驗了騎車的感覺,更讓300人在英國國家殘障人中心體驗了自行車。這樣的成就感不僅來自參與者,也同樣激勵著Bikeworks。
而改善健康和環境的工作很難量化。鼓勵市民騎車不僅促進健康,定期騎車、從事體育鍛煉還能減少憂郁。研究表明,定期騎車對心理不健康的人大有裨益。從身體健康的角度講,它有助于政府實現降低肥胖人群數量、促進全民健身的目標,并且能為當地衛生服務部門及工作單位節省開支。與此同時,騎車運動能將社區中的不同群體匯集在一起。
戴維這樣描述:“自行車的確把不同的社會群體聚集在了一起……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成為騎車一族,他們也許就是哈克尼區的居民。而我們的實際情形是陶爾哈姆萊茨市既包括貧困的白人社區倫敦東區,又包括孟加拉人社區和索馬里人社區,再加上肖爾迪區,各個社區的人都來參加騎車活動,可以說是一個奇特的聚合。”
從環保的角度講,Bikeworks鼓勵人們騎車出行,使用這一環保、可持續性的交通工具,減少對汽車的依賴及開銷。另外,通過回收自行車,該組織還向世人表明,二手自行車可以翻新并被重新出售——這既提供了就業,又能讓廢舊自行車免遭填埋。Bikeworks正是以這種方式將社會影響、環境影響和經濟影響結合在了一起,并服務于所在社區。
(據《IT經理世界》)■ 鄭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