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2017年10月22日,由騰訊志愿者協會、深圳市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信息技術公益聯盟峰會在深圳舉行。在這場以“益呼技應”為主題的峰會上,來自IT行業和公益行業的近20位專家、學者通過案例分享交流的方式對“IT+公益”的實現路徑和話題深入探討。
據了解,中國信息技術公益聯盟由騰訊志愿者協會、深圳市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騰訊云、CSDN、BottleDream五方聯合發起,是由通過信息技術方案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個人組成的支持性平臺。成立至今,包括騰訊、微軟(中國)、IBM、京東、中國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等31家IT企業及公益組織成為聯盟成員,而對于聯盟的成立初衷,騰訊企業文化與員工關系部總經理、騰訊志愿和協會理事長梁舉表示:“‘IT+公益’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在IT企業與社會組織之間搭建橋梁,加強彼此溝通交流的同時吸引更多的資源,推廣具備創新性的信息技術公益項目,推動公益行業的發展。”
本次峰會正式發布《中國信息技術公益發展白皮書V2.0》,篩選并收錄了一年來具有代表性的18個信息技術公益案例,為公益慈善提供樣板研究。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華南區負責人王鑫認為,信息技術公益聯盟是以白皮書為核心驅動力的發展模式,白皮書迭代的過程,就是通過數據洞察IT與公益融合度的過程。今年,聯盟在強調改變的基礎之上,更期望強化公益組織的專業角色和價值,推動IT公司的公益資源沉淀在公益組織,期待公益組織發出需求,IT公司能夠即時響應,實現“益”呼“技”應。
此外,憑借“小朋友畫廊”大火的WABC創始人苗世明在現場分享了如何通過藝術教育與科技結合的方式幫助精神疾病人群實現人生價值;微軟中國代表王嶺分享了微軟中國如何通過“智能村小”項目縮小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IBM代表宋揚分享了Watson Analytics在公益組織中的應用情況,以及IBM“數據大挑戰”科技服務捐贈計劃;“鷹眼益云”創始人萬濤分享了眾包地圖在救災時發揮的大作用;騰訊區塊鏈產品副總監秦青介紹了騰訊區塊鏈在高效尋人方面的進展,并提出了公益尋人鏈2.0概念;京東公益產品經理趙丹介紹了京東利用區塊鏈技術在解決公益“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方面取得的成果;奧北環保創始人汪劍超介紹了利用分享經濟探索分類垃圾處理的環保模式;恩派公益咨詢事業群研發中心負責人陳颋賢介紹了公益組織信息官這一角色的定位、關鍵績效領域及工作方式,并倡導聯盟成員各取所長,合力開發一套針對公益組織信息官的培訓體系。
“我們欣喜地看到,一批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IT企業創造了很多新的IT公益成果。”梁舉表示,希望通過峰會將公益組織的IT需求與互聯網企業進行更深一層的連接,一方面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高效地參與解決各類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促進公益組織提高管理效率。(菅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