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民間故宮,傳承福州文脈,泰禾不遺余力
2019-07-31 來源 :泰禾集團??作者 :
7月28日,“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來自國內外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部分城市代表共500余人齊聚福州,圍繞古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與利用進行深度交流研討。

▲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開幕式
古厝保護與修復,泰禾義不容辭
本次論壇活動以“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為主題,以地域古厝為切入點,全面探討歷史建筑、特色街區、傳統村落、名鎮名村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不同遺產元素的保護利用,力圖通過本次論壇,共同總結古厝文化遺產的保護經驗,把握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規律,為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存城市風貌特質提供方案、路徑。當天還舉辦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果展,《福州古厝》修訂再版發行儀式等活動。
自古以來福州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海納百川、底蘊深厚的閩都文化,也造就了黛瓦相連、百年滄桑的古建筑群。從“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到“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煙臺山,從鼓嶺古街,到嵩口古鎮,一座座明清民居、西洋建筑、特色莊寨,宛如一顆顆明珠,點綴在榕城大地,雖歷經歲月洗禮,依然散發出獨特魅力。
今年6月8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重刊了17年前的《福州古厝序》指出,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是歷史的載體,有利于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福州古厝》封面
泰禾集團與福州古厝的淵源甚深,泰禾院子系產品靈感就源于“藏有半部中國近代史”的福州三坊七巷。
2016年7月,位于福州閩清的全國最大單棟古民居建筑宏琳厝因遭遇臺風洪災而受損嚴重,權威部門初步核算得全面修復費用高達數千萬,這讓災后人力、物力、財力極度匱乏的閩清縣一籌莫展。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得知情況,在第一時間捐助5000萬元,用于修復這座中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素有“民間故宮”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政府牽頭、泰禾捐資、社會共同努力下,宏琳厝修繕工程歷時三年多,1000多個日夜,目前已基本修復完成。

▲全國最大單棟古民居建筑宏琳厝
古建筑的瑰麗不只在于建筑本身,也在文化的傳承、歷史的積淀和傳統的弘揚上。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曾表示:“閩清宏琳厝、福州螺洲古鎮等一大批古鎮古村,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名片,也是全社會的文化遺產。”

▲宏琳厝得修復遵循“修舊如舊”的高標準
宏琳厝古建修復只是泰禾集團身體力行的一個縮影。泰禾保護傳統文化的拳拳之心,也成為當下中國企業支持修復古建筑的典型范本。20年來,泰禾集團始終致力于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弘揚和保護,泰禾院子系列產品在地產界久負盛名,成就了“二十三城四十五院”的宏大版圖。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泰禾身體力行
自1996年創立至今,在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泰禾集團時刻不忘回饋社會,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各類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在公益的道路上勉力前行。
泰禾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黃其森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企業不僅僅只是賺錢盈利,更應該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
據統計,截至目前,泰禾在教育醫療、扶貧助困、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公益捐贈已近14.8億元人民幣。

▲泰禾歷年捐資情況
憑借在慈善領域的突出貢獻,泰禾集團被民政部授予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也登上“2018中國慈善家榜”第2名和福布斯公布“2019中國慈善榜”第15名。這些榮譽是對企業長期攜手公益、踐行社會責任的肯定。
未來,泰禾集團會繼續推動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保護,將公益事業與文化傳承緊密結合,不僅要做古建筑保護的倡導者、實踐者,更要做城市文明的推動者、有為者,繼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盡顯“泰禾式”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