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新聞
2017-01-0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胡廣華
“幫老弱者安生,助貧困者自強”,這是我們對自己的定位。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2009年成立以來,開展了包括幸福列車、聆天使公益計劃、兒童公益電影等項目。
幸福列車是把留守兒童從農村里帶到父母打工的城市,讓他們得以團聚;聆天使計劃是幫助聾啞兒童進行手術,讓他們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我們一直在通過開展不同的公益項目,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從2012年的籌款2800萬元,到今年籌款突破1.7億元。
能夠這樣迅速發展,是因為我們在不斷地創新與改變。我們用三年時間完成了三次轉型:向市場化公益轉型,向互聯網轉型,向資助型基金會轉型。我們對公益的理解,不僅需要善心、好心,也需要情懷、情感、情操,還需要專業、敬業、職業,更需要高效率、可持續。
做公益,要具備企業家精神——擔當、責任、高效、創新、合作。要讓捐贈人和受贈人都對我們信任。做公益,需要走市場化的道路,要進行企業化的管理,誠信管理、品牌管理、戰略管理、風險管理等,只有具備了企業家精神,以企業的模式運作,才能實現公益的快速發展。
當前,基金會的發展受到很多挑戰,比如基金缺乏,我們原始注冊資金是不能動的,而每年的籌款,在第二年需要支出其70%,這是硬性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發展,就要擴大慈善規模,擁有基金,提取管理費。因為對于一個小的基金會,管理費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對于一個大的基金會,管理費是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要靠基金會積累下來的管理費不斷滾動擴大,成為自有資金。除此之外,還要引進更多的理事,讓理事擴大基金會的股本金,進而進行有效穩健的投資。
所以,我希望社會各界有志之士,認同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宗旨和理念,可以加入我們,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