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獨立CSR研究與咨詢師 何智權
回顧2013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出現了許多新事物,還有一些新鮮的詞匯。比如“創造共享價值”,即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產品。在多數人看來,企業社會責任與產品、業務總是格格不入,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大錯特錯,企業社會責任只有想方設法與企業的核心業務結合,從而提升企業核心價值創造的能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才能實現多贏。縱覽中國市場,以企業社會責任創新業務的做法并不鮮見。
從政策角度來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企業社會責任表示了高度的支持和肯定。三中全會發布《公報》稱,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和民營企業,三中全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有一個共同要求,就是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可見,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
同時,國家各部委也對企業社會責任非常重視。在國務院國資委即將發布的《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指引》中,要求國有企業建立健全社會責任;全國工商聯已完成《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前期研究,將于2014年正式發布;工信部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并倡導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國土資源部要求在礦區企業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
2013年,央企和國企在國資委的推動下,繼續在CSR上滿足國資委的要求,也逐漸從只做表面文章到把企業社會責任落到實處。尤其是在環境領域,有些項目做出了很好的典范,例如中石油管道建設項目的中緬油氣管道(國內段)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這表明,央企和國企,包括走出去的大型企業,開始意識到企業社會責任對于社區關系的重要性,而不僅停留在CSR報告層面。
而外企則繼續在企業社會責任上尋求突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3)》顯示,外資企業社會責任指數增長顯著,實現對民營企業的首次“趕超”。
民企在整體上對于CSR的管理還在探索中。目前來說,全面的CSR管理對于民企來說還是比較奢侈。但2013年,它們在企業公益上的探索也走出了一大步,尤其是在與核心競爭力和業務有結合的公益項目策劃上,相比較傳統的慈善捐贈,愈來愈多的民企愿意考慮戰略公益。
此外,2013年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經理人圈子慢慢形成了自發的網絡,包括在北上廣等多地組織活動,探討自身的發展情況。
如果說把這一年濃縮到一個詞上,“價值共享”應該是2013年提得比較多的詞匯。一方面,這個詞匯比起傳統CSR的“良心”、“道德”來得更實際;另一方面,這也代表著一部分領先企業重新思考CSR的實際意義,達到價值鏈共贏和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都將“價值共享”作為今年CSR主題或是CSR報告的主題,比較典型的有英特爾、宜信、奔馳和伽藍集團等。
宜信公司協助城市愛心出借人通過“宜農貸”平臺與貧困地區婦女實現對接,解決貧困地區農村金融服務稀缺、農民創業資金短缺的問題。剛開始,人們只是將“宜農貸”看作是公益品牌項目。然而,宜信人看到了“宜農貸”平臺的另一個價值:做成公益理財產品。客戶可以選擇將資產中的一小部分投到“宜農貸”平臺,客戶賺取的不是利潤,而是愛心。一些富有愛心的大眾富裕階層可能會對此理財業務情有獨鐘,宜信公司也巧妙地將公益項目與主營業務鏈接到一起。
(高文興/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