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新聞
2015-01-0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2000年,二十出頭的李媛走上了社區工作的崗位。14年來,她從一名憑借一腔熱情的毛頭小丫逐漸成為宣傳發動游刃有余、居民貼心滿意的社區工作者。在社區自治工作中摸索出公眾參與社區治理工作模式,組織開展的“北京市東城區菊兒社區公眾參與社區規劃實踐項目”榮獲迪拜國際全球良好范例稱號。
在居民創意,群眾選舉的基礎模式下,李媛組織成立了17個居民自我管理的社區社會組織,居民參與什么、如何參與都由這些自我管理組織討論決定。
在68號院,李媛與社區工作者組織居民成立了“68號院自管會”。全院42戶人家“票選”出了自我管理委員會,組織居民組建治安小組,募集資金、整治社區環境、制定居民公約,發動流動人口主動登記。最終將“三不管”、居民們“各掃門前雪”的老院子打理得有聲有色。
這樣的院落在社區遍地開花,社區治安狀況得到各級領導和居民的一致好評。這些治安小組在各大節日、重大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社區先后被評為“國慶60周年先進集體”“六好調解委員會”。
李媛還組織了“黨員親情對對碰”項目小組。目前,社區里的黨員、積極分子分別和孤寡老人、行動不便的老黨員及空巢老人結成幫扶對子27對54人,每周去老人家里幫扶,為老人提供多種服務,取報紙、取老年券、交房費、換燈泡……她還帶領社區黨委成員為每位黨員發放了志愿服務記錄手冊,提出“一勤、二送、三宣傳”服務工作法(一勤:勤到家中探望;二送:送服務、送政策;三宣傳:宣傳國家政策、宣傳好人好事、宣傳街道與社區中心重點工作)。志愿者在幫扶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只需將需求反饋到社區,由社區反饋給街道,并由街道協調相關部門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