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新聞
2015-01-0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2003年,張艷紅開始從事社區工作。十幾年里,張艷紅在社區先后從事過計生、老齡、宣傳、綜治、文體、共青團、婦聯等很多工作,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多年的工作經歷使她認識到社區居民的需求是多樣,需要運用專業的方法去解決。她常說:“社工不是萬能的,但是專業知識和專業方法能夠引導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運用助人自助的方法使困難者得到幫助的同時又對生活充滿信心。”
海子角東里社區是一個老舊小區,老人年和兒童比較多,通過入戶走訪,張艷紅發現很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于是結合老年人的需求,開辦了虛擬養老院,運用專業方法助推做老年人在社區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在社區青少年的教育方面,通過與一些家長的溝通,張艷紅了解到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家長們越來越覺得與孩子存在溝通障礙,家長的話孩子不想聽不愿聽,有的甚至起到反作用,同時發現部分青少年對社區、對學校乃至家庭都缺少一定的歸屬感,特別是單親或是跟爺爺奶奶生活的青少年,對家庭的認知和對父母的親近存在歸屬缺失等等。于是張艷紅請來專業的老師就這些問題組織開展小組活動,運用專業的方法與孩子們溝通,十幾場下來,家長、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除了專業人的追求之外,張艷紅還努力堅持做居民的貼心人。在張艷紅眼中社工就是每天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要不斷面對不同的群體,解決他們的問題。她總是及時了解居民的需求,為居民辦實事,抱著一顆真誠的心,無怨無悔做居民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