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2006年4月,陳奇才通過公開招考,成為一名社區專職工作者,先后在鼓樓街道花園社區、東菜園社區居委會工作,現任東菜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
在日常工作中,陳奇才懷著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愁、為居民服務的情感,始終堅持把居民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陳奇才所負責的東菜園小區于2000年建成,屬于老舊小區,樓頂防水年久失修,雨季來臨有80%的樓頂漏水。針對這一實際情況,他多次協調街道和相關部門,挨家挨戶入戶調查,拍照取證,形成了具有一定說服力調查報告,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重視,于2013年5月在縣住建委和街道強有力的支持下,對小區21棟樓25000多平方米的樓頂重新做了防水處理,徹底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東菜園小區建成之初綠化面積很大,還有個噴泉廣場。由于開發商的物業疏于管理,小區的綠化無人管理,雜草叢亂生。陳奇才充分利用黨組織引領和諧社區建設的契機,與共建單位多次座談、協商研究解決方案,得到了共建單位的大力支持??h法制辦出資5萬元回填硬化了6個噴水池,社區出資2萬多元安裝了350米廣場護欄,縣園林綠化局將東菜園作為綠化示范點,出資幾十萬元對小區的綠化重新進行綠化美化。
陳奇才在工作中積極探索社區管理與自治的新模式,率先成立了社區監督委員會,他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明確了監督委員會的七項職責,確定了收集民意、調查分析、監督落實和通報反饋四項監督程序。為了使監督委員會成為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搭建民情民意征集平臺,采取監督委員會委員按居住區域包樓包片,與樓長、居民代表、支部委員結成對子,每月不定期深入居民家中進行走訪,以坐班制的形式建立民情民意聯絡站,聆聽居民心聲,發現問題,反饋民意,形成了一個自下而上的民情通道。逐步形成了“黨組織決策—居委會執行—監委會監督”的社區管理格局。一年來,社區共收到有關民生意見和建議8條,有關社區管理的16條,有關社區環境的17條,共計41條,現場辦結的33條,上聯席會議辦結的有5條。采納好的建議3條。從根本上暢通了居民的訴求表達渠道,發揮了權利“安全閥”和工作“推進器”的作用,成為了黨心民意的“連心橋”,實現了居民自治管理的有效延伸,維護了居民的民主權益,從根本上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