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老人們學習上網非常慢,需要教學者極大耐心和細心
■ 本報記者 張明敏參加門檻低受老年人歡迎
楊藝紅(化名)是昆明法院系統的一名高級法官,去年她從這個崗位上退休了,她說她實在是舍不得從事了大半輩子的職業,現在到了年齡退下來一下子身上擔子輕松了很多,但是心里卻覺得有些孤獨,直到有一天她通過朋友接觸到了一個名為916數字化養老社區的網站,這一下子又讓她青春煥發,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楊藝紅加入916社區后,由于她常年的法院辦案經歷使他形成獨特的行事風格,很快便在這里有了自己的圈子,她給自己起了網名叫“四葉草”。
916數字化養老社區門檻低也著實吸引著這幫老年群體。
創建這一新型數字社區養老模式的是一名網名叫做老藍的北京人,今年44歲,早前老藍有著多年互聯網創業經歷。
老藍說:“想要加入社區集體非常簡單,有三種方式選擇,第一種,如果只是參加線下活動,只需注冊一個網名就可以參加了,其二,如果你使用電腦困難,那就交80元錢直到學會電腦,其三,如果你會上網就只用花30元錢買上一件衣服,加入班級方便識別就行。養老社區建立有食堂,方便大家就餐加入會員會費,卡成本5塊錢,然后充值50塊錢就可以直接消費,加入916社區大家以后不會再有任何費用。”
關于域名,老藍說:“5、6、7、8分別代表50、60、70、80歲中老人群體,916是‘就要樂’的諧音,這些年歲的人工作事業也多有成就,小孩也長大成人,就應該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了。”
網絡養老理念
據了解,現在的916數字化養老社區已經在昆明當地發展有1個總部、3個教學點、4個活動站、12名全職工作人員,站內具有商城、互助、社區等各種類型功能,會員人數也早已破萬。
“每天我們這里都有相應電腦課程,不懂的學員都可以來學,學會上網這是第一步。”楊藝紅說。
2月27日下午,在916數字化養老社區正好有老藍的一堂電腦課,老年朋友的問題太多、太雜,需要很大耐心。老藍說:“老年人慢點很正常,關鍵在于你舍得花時間陪他們。”
“916數字化養老社區是一個開放式的網絡平臺,是要讓現實生活中的中老年朋友在這里養老定居,又不僅僅局限在網絡定居上,讓他們在網絡虛擬層面形成各自圈子,擴大交友范圍,從而形成新的人際關系,最終達到互助的模式,我想這個快樂和養老的效果就已經達到了。”老藍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老藍說他的916社區有著獨特模式,原有的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的養老幫扶模式他并不欣賞,甚至還有些反對。
“養老互助千萬不能是一幫一的,一定是要有團隊幫扶的,人數一般控制在10至15人左右,還應該是有2個以上的互助隊交替,這樣對于幫助人來說負擔不重,對于受助人來說也會覺得有新鮮感。”老藍說。
老藍說這種方式是基于他早前在北京互聯網的創業經歷而來,早前老藍在北京互聯網市場已經形成很有名的3大社區之后,自告奮勇創建第4個社區,通過這種方式吸引群員數很快趕超了3個社區。
老藍還自創出成長機制、極其特殊人群機制后兩種理念。
“現在這部分人50、60歲的年紀再過一二十年也就到了70、80歲了,我提前十年給他們建立了這個圈子,等到他們真正70、80歲,這50、60歲又加入進來了。對于部分極其特殊人群,圈子里面退休的人群要數50歲左右居多了,剛退下來他還想發揮余熱,這部分人群就可以對接,幫助他們找到位置,以上的三種模式,都是一種可以自身循環的模式,形成了一種生態圈,在這個里面繼形成了互助又形成了自身的圈子。”老藍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擬向全國推廣
現在,916數字化養老社區對于昆明市的老年朋友來說不再陌生。按照創辦人老藍的設想,這樣一個老年社區平臺將向全國進行推廣,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夠加入到這樣一個群體當中。
“希望916數字化養老社區遍布全國。”老藍說,“到時候你在哪兒沒關系,只要你在線上,北京和西藏的朋友能夠通過網絡來進行時時的保齡球對壘,青海和上海的老人們可以相互互助,這些都沒有問題,到時候任何一個獨立的個人都能夠被連接到,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2月28日,916數字化養老社區舉辦了上線啟動儀式,當天916數字化養老社區還與云南老年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今后在養老社區也引進一些適合老年教育的新鮮課程,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人一退休就面臨缺少三樣東西,目標感、圈子、生活內容。‘目標感’,原先每天上班知道要干嘛現在沒有了;‘圈子’,之前生活中要跟很多人交流沒有了;‘生活內容’,每天都要討論的話題也沒有了。‘916社區’能幫他們找到。”老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