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日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郭村鎮有企業曝出鎮政府通知捐款的紅頭文件。“被捐款”的話題再次引起各界熱議。
在郭村鎮的這份紅頭文件中,明確列出了捐贈對象和任務,例如黨政聯席會議成員每人500元,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人200元。此外企事業單位、部門根據規模大小,每家1000元到2萬元不等,多捐贈不限,每村(社區)則捐3000元。
文件指出,“自愿捐贈和指令性捐贈相結合,以指令性捐贈為主。”
有企業擔憂不捐款會惹麻煩,郭村鎮表示堅決否認,“一切自愿,企業捐款與否、為啥不捐,由計劃表中的鎮領導對接,事后也不可能處理未捐款或捐款不足的企業,更不會找茬找麻煩。”
根據紅頭文件的描述,捐款的目的在于“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幫助弱勢困難群體度過寒冷的冬天”。
新春佳節,幫助、慰問困難群眾,本是一件溫暖人心的好事,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然而郭村鎮的做法,卻依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當然對紅頭文件的反感并不代表著當下社會愛心的匱乏。臨近年底,公益組織也發起了諸如送農民工回家、捐贈新年新衣、春節公益行等多種多樣的關愛行動,得到了公眾的積極響應。也有很多人自發地組織各類關愛弱勢人群的活動。
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春節公益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并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為真實了解公眾參與春節公益的現狀,《公益時報》聯合問卷網、新浪公益、鳳凰公益推出“益調查”——過年了,你被捐款了嗎?
本次調查自2016年2月4日9時起,至2016年2月15日9時,共有1128名網友參加。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網友春節期間自愿參與了公益慈善活動。其中32%的網友主動參與了公益組織發起的相關活動,還有26%的網友自發做了公益慈善方面的事情。
于此同時,27%的網友明確表示被捐款了,單位提出了明確要求,不捐不行。28%的網友表示單位有倡導,但沒有明確要求。
兩組數據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其實當前公眾并不缺乏做公益慈善的意識,大家反感的只是被強制慈善。公益組織等相關機構需要做的是去引導他們的公益慈善行為。
此外,對于春節政府部門應該如何關愛弱勢人群,54%的網友認為應該出臺相關政策,解除弱勢人群改善發展狀態的制度障礙。29%的網友則認為應該兌現理應兌現的公共救助。認為需要把社會的交給社會,引導公益組織來實施各類關愛行動的只占17%。
1、春節你被捐款了嗎?
A、被捐款了。單位提出了明確要求,不捐不行。27%
B、單位有倡導,但沒有明確要求。28%
C、沒有被捐款。45%
2、春節你自愿參與公益慈善活動了嗎?
A、主動參與了公益組織發起的相關活動。32%
B、自發做了公益慈善方面的事情。26%
C、沒有參與公益慈善活動。42%
3、春節政府部門關愛弱勢人群應該怎樣做才合適?
A、出臺相關政策,解除弱勢人群改善發展狀態的制度障礙。54%
B、兌現理應兌現的公共救助。29%
C、社會的交給社會,引導公益組織來實施各類關愛行動。17%
網友留言
胡建兵:又到年關,各地都開展送溫暖活動。郭村鎮委、鎮政府通過發紅頭文件的形式,募捐。這種做法雖然有不妥的成分,但其初衷還是好的。
葉祝頤:捐款,捐的是一份心意。人的經濟能力有大小,家庭情況千差萬別,企業效益也大不一樣。哪怕是十元二十元的捐款,傳遞的也是一份善念、一份愛心。不管政府募捐的出發點是什么,給慈善捐贈定標準確實不妥當。
duda1979:不用考慮太多,想捐就捐,想捐多少捐多少,有機會,有時間,最好親自確定好幫扶對象,讓心意落到實處。
tingtingjiongjiong:讓我們一起用愛暖熱這個冷冬,讓這個冬天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