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王勇
■ 本報記者 菅宇正 王勇
依據《慈善法》的規定,2016年,民政部通過公開遴選指定了13家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平臺”)。
《慈善法》快要實施一周年了,這些平臺運轉的怎么樣,能否滿足慈善組織和網友的需求?
近日,按照《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范》(以下簡稱“兩項標準”)有關規定,13家平臺遞交了2017年上半年運營報告。
民政部依據新出臺的兩項行業標準,兼顧日常巡檢、投訴舉報受理情況,組織專家對各平臺的2017年上半年工作報告及運營情況進行了評審和質詢,約談了4家平臺,同意了中國慈善信息平臺因戰略調整提出的退出申請,該平臺不再作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
而據統計,1~6月,13家指定平臺共為全國兩百多家公募慈善組織及其合作機構發布募捐信息超過1萬條,籌集的善款超過7.5億元。
上線項目過萬
盼與更多公募慈善組織合作
為慈善組織發布公開募捐信息,是平臺的根本職責。根據統計,13家平臺2017年1~6月在線的項目超過1萬個(含部分重復數據,即同一個項目在不同平臺開展公開募捐),過半平臺的項目超過100個。
項目最多的是騰訊公益網絡募捐平臺(以下簡稱“騰訊公益”),有7610個項目線上籌款,其中新上線項目5621個。在籌項目中由公募慈善組織發起的項目共2036個,其他項目則通過非公募組織、個人與公募慈善組織合作的方式實施;其次是新浪微公益,有項目1047個;再次是螞蟻金服公益平臺的660多個。
這些項目來自不同的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騰訊公益對接的最多,截至6月30日,共有237家公募慈善組織注冊,其中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新注冊的有35家。
要知道,據中國慈善聯合會的統計,截止到6月30日,全國認定的慈善組織也就只有916家——這其中很多還沒有拿到公開募捐資格。
除了騰訊公益這樣早就與眾多社會組織有合作的平臺之外,由于平臺的定位是為全國的公募慈善組織合作籌款,所以一些新的平臺已經開始加速引入更多的慈善組織。
新華公益服務平臺目前已經與34家公募慈善組織建立了合作;聯勸網以前是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通過分享公募權支持草根社會組織的募款平臺,現在也開始轉變運營模式,計劃引入更多的慈善組織。
多個平臺在報告中均提出,希望能夠加快“慈善組織登記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兩證的實施進度,以使平臺能夠與更多的機構合作。
籌集善款超7.5億元
數億網友捐贈
在上線項目的同時,開通在線籌款功能成了13家平臺共同的選擇,這與兩項標準的規定不謀而合:平臺宜開通在線募捐支付功能并提供技術保障。
13家平臺上半年總的籌款額超過7.5億元。騰訊公益3.3億元,螞蟻金服2.1億元,淘寶公益1.22億元,除了這些人們印象中的大平臺之外,一些具有自我特色的平臺也表現不俗。
廣州市慈善會慈善信息平臺升級后籌款4863萬元;輕松籌為266個項目籌款1947萬元;聯勸網為384個項目籌款1453萬元。
這些善款來自于億萬網友。借助平臺所在公司的巨大流量,部分大平臺實現了過億人次的捐贈。
2017年上半年,淘寶公益有2.85億人參與捐贈,捐贈次數達到25.18億次,這其中捐贈的主力軍已由80后開始逐步過渡到90后,兩個年齡段群體的捐贈總額占到了全部的71%。
而部分小一點的平臺雖然捐贈人次不夠多,但卻實現了單筆平均捐贈額的突破。
作為一個專門的單獨的募款平臺,聯勸網目前注冊捐贈人數超過11萬人,平均每筆捐贈金額約為129元。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根據聯勸網的統計,在時間上,其捐贈高峰分別在14時、12時、20時。與此同時,凌晨1~6時依然有捐贈,顯示出互聯網的無限可能性。
輕松籌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人均支持金額為16.97元,第二季度則達到了25.87元。
推出特色公益產品
呈現無限服務可能
對于慈善組織和捐贈人來說,證實慈善組織及公開募捐信息的真實性和獲得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服務是基本需求。
依據《慈善法》,民政部建設了統一的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滿足了前者;而平臺的運營與監管則保證了后者。
但這是基本需求,如果需要更豐富多樣的服務,該怎么辦呢?平臺通過前期實踐已經給出了部分答案。
一方面,背靠“大樹”的平臺,積極利用“大樹”的資源,開發了多種公益產品。
騰訊公益的99公益日活動,通過資金配比,將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企業、捐贈人等鏈接起來,使靜態的信息發布動起來,極大地調動了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螞蟻金服在旗下支付寶平臺全面上線“螞蟻森林”,通過虛擬種樹的游戲方式,提倡環保公益。1月春節期間用戶通過螞蟻森林得福卡活動,鼓勵用戶參與公益捐贈,該月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捐贈金額比同期增長215%。
新浪微公益盡管上半年的籌款額不到800萬元,但其借助微博的影響力推出了每月20日的星光公益日等一系列的明星公益倡導活動,推動了公益理念的傳播。
另一方面,獨自生長的平臺可以與其他平臺合作,為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提供更多服務。
新華公益在線募捐服務平臺上半年先后在鄭州、江門、新鄉、武漢、泰州、揚州、無錫、常州、重慶、棗莊、南昌等11個城市與近2000家社會組織通過路演推介平臺,推動了優質公益產品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
輕松籌也在報告中提出今后將與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人壽等其他App合作,為公益項目展示頁面引流。
值得思考的是,在13家平臺主動引入資源開發公益產品的同時,非平臺的互聯網機構完全可以主動設計公益產品,與平臺合作,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騰訊新聞推出的“新聞+公益”項目即是如此。在報道公益類文章的同時,會幫助報道對象去申請騰訊樂捐,并將公益鏈接及二維碼附在報道中,最終在騰訊客戶端進行推送。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盡管騰訊新聞與騰訊公益有一定關聯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他的互聯網機構不可以設計實施這樣的項目。
自我監管+約談4家+1家退出
在取得不菲成績的同時,平臺在運營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一方面平臺自身建立了舉報處理機制;一方面民政部加強了對平臺的監管。
2017年上半年,騰訊公益共收到10次舉報,主要舉報內容包括:1、公益組織不及時主動地發布項目進展、月度反饋報告;2、公益組織在項目頁面提供的聯系電話失效,無法聯系;3、對公募慈善組織收取一定比例管理費(法律規定范圍內)表示不理解。
螞蟻金服公益平臺2017年上半年共收到7次舉報,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1、項目設計是否能真正解決受助群體長期問題,呈述材料是否詳盡真實;2、公開募捐項目,尤其是熱點事件相關籌款項目,是否存在重復募捐問題;3、慈善組織是否能第一時間詳盡地提交項目執行進展。
2017年1月份,淘寶公益處理了一個掛靠基金會合作終止的案例。在基金會通過正式發函告知終止與其掛靠的某項目的公募合作后,平臺按程序終止了該項目在平臺上的在線籌款。
在平臺自我監管的同時,民政部也加強了對平臺的監管。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中旬,民政部收到了多起關于非法公開募捐的舉報,其中涉及1家指定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8家非指定平臺,均依法依規做了處理。
舉報有關主體通過指定的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開展非法募捐的有13件(其中部分是重復舉報),涉及對個人救助和公開募捐區分不清、審核不嚴、違法開展公開募捐等,民政部對相關平臺進行了約談,要求其進行整改。
8月1日實施的兩項標準提出,平臺每半年接受全國慈善工作主管部門考核1次。
考核未達標,或日常運營中出現違規行為的,予以約談、限期整改。1年內不達標或違規處理累計2次,或產生重大社會負面問題,或出現重大網絡安全事故的,取消指定,2年之內不得重新申報。
民政部依據新出臺的兩項行業標準,兼顧日常巡檢、投訴舉報受理情況,組織專家對各平臺的2017年上半年工作報告及運營情況進行了評審和質詢。
在肯定騰訊公益、淘寶公益、螞蟻金服公益、新浪微公益、新華公益服務平臺上半年工作業績的同時,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要求聯勸網、廣州市慈善會慈善信息平臺、公益寶進一步拓展服務地域,為更多慈善組織提供信息發布服務;約談了輕松籌,要求切實規范個人求助,引導其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對接;約談了百度慈善捐助平臺、京東公益平臺、基金會中心網,要求加快平臺改造與完善,開放自身優勢資源,創造與公眾預期相稱的工作業績;同意了中國慈善信息平臺因戰略調整提出的退出申請,該平臺不再作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
問題隱患應予以重視
除上述來自舉報和監管的問題外,截至8月16日,《公益時報》記者對比“兩項標準”,發生現存的12家平臺上仍舊有不少不合規定之處。在“四家被約談、一家退出”的信號下,這些問題也應引起各平臺方的重視。
第一,平臺展示不具備公募資質的項目。
《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以下簡稱“《基本管理規范》”)對于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做出定義是:為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發布公開募捐信息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平臺方不得為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個人以及拒不提供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的慈善組織提供公開募捐信息發布服務。但目前的12家平臺中,仍有平臺還在為不具備公開募捐資質的組織提供公開募捐服務。
在百度公益平臺中所顯示的項目中,既有具備公募資質公益機構的籌款項目,也顯示著不少不具備公募資質的組織發起的籌款項目,該平臺目前總共60個項目中,有多達20個項目是不具備公募資質的組織所發起的,雖然平臺已暫停了此類項目的捐款功能,但對于此類項目并未進行區分。
而在淘寶公益平臺,同樣大量存在著不具備公開募捐資質的組織所發起的籌款項目,且在其項目頁面內,不顯示任何與項目籌款機構相關的信息。
第二,10家平臺公開募捐信息標題格式不符合規定。
《基本管理規范》中規定:平臺為慈善組織發布公開募捐信息,應在頁面顯著位置公募慈善組織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募捐方案、聯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詢方法等信息。對于公開募捐信息所應包含內容以及慈善組織相關信息,在《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范》中也有專門規定。但在現存的12家平臺中,除公益寶、基金會中心網、輕松籌、京東公益、新華公益、淘寶網公益平臺這六家平臺外,半數平臺均未在公開募捐信息頁面位置展示慈善組織相關信息。
另外,《基本管理規范》還對公開募捐信息的標題格式進行統一規定:平臺上公開募捐信息展示頁面(含移動客戶端頁面、微信頁面、微博頁面及包含慈善募捐支付渠道的各類展示頁面)的標題格式應統一為:慈善募捐|XXX(標題信息)|XXX(平臺簡稱),以便公眾識別和區分。慈善組織發布慈善募捐信息必須用此格式,非慈善募捐信息不得采用此標題格式,不得混淆視聽。
但是,除了輕松籌及廣州市慈善會下屬的廣益聯募平臺外,其他平臺籌款項目標題均與規定要求的格式不符。
第三,公開募捐還是眾籌?
在京東公益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上有一個名為“上船!去成為你想看到的變化”的項目,由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發起,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認領并進行公開募款,籌款目的是乘坐“京東眾籌-致良知號”旅行。該項目明確提出99元、3999元、4999元、5999元及29999元的捐贈檔次,且不同檔次會享有不同等級的回報,此種項目的方式與眾籌的模式極其相似,且同類項目在該平臺上不止一個,但并未做特別區分,也未與公開募捐項目區別開來。
另外,“京東公益”上線的“用愛守護孤兒和Ta的‘家’”項目,出現在了京東金融的眾籌頁面。
第四,平臺淪為“官網”。
聯勸網目前所顯示的所有公開籌款項目,全部為聯勸網所屬的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的自有項目、基金或與其聯合勸募計劃的公益機構籌款資金,更像是該基金會又一個官網。
第五,低頻捐贈下出現的高額籌款總量。
在現存的12家平臺當中,有些平臺在籌款項目及捐贈人次均不高的情況,卻顯示有高額的籌款總額。在公益寶平臺上,多個地方慈善總會發布的公開募款信息籌款金額與捐贈人次差距較大,如湖北省慈善總會發布的“先心病兒童救治計劃”,62人捐贈,金額超過300萬,且該平臺絕大多數項目均沒有反饋信息,而平臺總籌款額超過48.3億元;與其情況相同,廣州市慈善會搭建的廣益聯募平臺上線時間并不長,且在所有項目捐贈人次普遍不高的情況下,籌款總額超過3.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