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要聞 > 一個農村社區綜合發展的實踐樣本
一個農村社區綜合發展的實踐樣本

2015-01-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營盤村1組群眾參與投工投勞平整路基


 民良河治理前后對比

編者按

14年前,時任愛德基金會副秘書長兼農村發展部主任的丘仲輝來到云南滄源佤族自治縣調研,決定推廣小額信貸項目。

時至今日,項目已經從本金20萬元累積到300萬元,在滄源縣8000戶居民中滾動,造福當地數萬人。

而14年中,隨著小額信貸項目而誕生的一個農村社區綜合發展項目也正在逐漸展現出他的魅力:從基本的5戶聯保信用機制,到一個村里所有參與5戶聯保的家庭結成“中心活動組”商議大事兒,再到各個村子的“中心活動組”聯合成縣級的“鄉村發展協會”,一個自下而上的農村社會治理綜合社區發展路徑慢慢形成,云南滄源佤族自治縣就是這次實踐的樣本。

“農村社區綜合發展項目,就是圍繞社區做綜合治理和發展,通過恢復自然系統、環境系統和社會系統,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都是圍繞著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展開的,即解決溫飽問題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或者說堅持以人為本和堅持保護環境,這兩點不能相互排斥,而是要協同發展。”愛德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丘仲輝說道。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只貸女性不貸男性

2005年之前,肖麗華還是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勐來鄉民良村一名女性村民,每天在家就是田間地頭和自家房屋兩點一線生活,也不太愿意拋頭露面,而2005年在民良村出現的一個小額信貸項目令她的生活有了改觀。

“以前外面大部分事情都是老公打理,婦女主內,我們也沒啥愛好,干農活養小孩嘛,村里都這樣。”肖麗華回憶說。

2001年,時任愛德基金會副秘書長兼農村發展部主任的丘仲輝來到滄源縣推行“小額信貸”項目,幾年推廣逐步在全縣覆蓋。按照愛德基金會“小額信貸”項目規定,“信貸額度可分為1000元、2000元、3000元三個等級,特殊情況最高不超過5000元。每年年中和年未為還款時間,每次規定還一半,年利息為6%。且只貸女性不貸男性,滄源縣境內所有農村婦女只要認為自身有償還能力都可以選擇相應等級的信用貸款。”

愛德基金會云南項目主管李娟說:“之所以只貸女性并不是性別歧視,主要還是想幫助婦女能夠在生活中發揮更多作用。”

2005年2月,肖麗華第一次聽說小額信貸項目后,經過申請順利貸到了1000元。當時只敢申請最低額度,肖麗華說:“怕自己還不上唄,不敢多貸。”

拿著1000元信貸資金,肖麗華購買了生豬、小雞種子和飼料開始家畜飼養,而在過去她家只能耕種水稻、油菜、蔬菜、玉米等。“飼養家畜成本高,當時也拿不出那么多錢,種蔬菜成本低,只能耕種農作物,收成也低,每年全家年收入也就13000元左右,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肖麗華說。

遵照承諾分別于2005年8月和2006年2月將這1000元還清,2006年肖麗華又貸款2000元,2007年至2014年,肖麗華每年都能貸到3000元,可耕種農作物類別大為增加,蔬菜、油菜、佛手(藥材)、樹、竹子、核桃、茶葉等均出現在她家農地里,家畜飼養也豐富起來,家庭年均收入達到23000元。

從“聯保”到“中心組”

2001年愛德基金會在滄源縣境內首次實施小額信貸項目后發現,該縣農村婦女貸款熱情很高,為了保障“小額信貸”的回款有保障,項目要求婦女在貸款中必須找到一個人擔保,推薦種、養殖業務相同的5戶居民進行互相擔保。

這樣原始卻有效的擔保模式,利用的正是民間基層的互信機制,已經被許多從事“小額信貸”項目的公益機構使用。“采用5戶聯保,使得貸款人明白貸款責任和小額信貸安全,幫助資助對象更應該使他們明白權益和義務。”李娟說。

肖麗華2005年2月加入“小額信貸”后,從2006年開始選擇了本村和自己生產發展模式相同的5戶進行“聯盟”并相互信用擔保,繼續進行小額貸款。“5戶就是自己找,種、養殖農作物相近就好,相互之間給對方信用還款擔保,就能貸到錢。”肖麗華說,她近些年的貸款均來自于“5戶聯保”為她提供的信用擔保。

“5戶聯保”的出現給當地婦女進行“小額信貸”帶來了便利,也使得5戶間產生了彼此依賴和信任。

然而,愛德基金會的嘗試并沒有止步于此,隨著“小額信貸”逐步推進,當地出現了更多的“5戶聯保”,在滄源縣境內一個村有時出現幾十個“5戶聯保”,這數十個“5戶聯保”形成了鄉村“中心活動組”。

綜合發展計劃“升級”

例如,像肖麗華一樣在民良村的各個“5戶聯保”組織就組成了“愛德鄉村發展協會民良村中心活動組”。活動組由“5戶聯保”的群眾集合而成,由小額信貸作為基礎形成的鄉村社區自治組織,這一組織的設立,本意是團結更多鄉村群眾,增強鄉村家庭之間的零距離溝通。

但這個完全由群眾自發成立的組織,開始運作起來并不順利。

“農戶間田地分割是否公平?垃圾池修建村東頭還是西頭?艾滋病如何防治?這樣的事情有時就會演變為爭吵,幾乎每星期都會發生,農戶們都要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樣長期下去村里根本沒辦法發展,光靠著國家幾個低保和政府政策還是有些發展滯后。”肖麗華有些無奈地說。

但在村民們拌嘴過程中,中心活動組卻悄然發生著變化。

幾天后,肖麗華看到中心組開始制定起組織的村規民約,所有中心組成員進行投票選舉中核心成員5名,分別是中心“主任”、“副主任”、“會計”、“出納”、“婦女主任”,這5名“領導”來負責組織中心活動組學習、培訓、建設工作。

“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機構能力建設,通過小額信貸光把人組織成機構沒用,要使機構能夠良性自我運轉,這才是社區綜合發展項目想要的。”李娟說。

2007年,肖麗華在這次中心活動組的“改革”過程中,很榮幸地被推選為“婦女主任”。為此,她的工作不再只是通過小額信貸發展生產,還要對中心活動組的婦女情況了如指掌。

“選出這5個領導后,我的電話也突然多了起來,原來在家好幾天手機都不響一聲,現在響個不停,防治病蟲、計劃生育、歌舞表演都找我,我一下成了啥事都能辦的萬靈通。”肖麗華笑著說。

此時,愛德基金會“小額信貸”項目已經在滄源縣境內各鄉村開展起來,群眾基礎良好。在小額信貸施行4年后,由于每個村子的“5戶聯保”數量增多,各村又相繼成立了中心活動組。更大的鄉村社區綜合發展計劃正在醞釀。

最終2005年10月23日由444人組成的純民間組織“滄源愛德鄉村發展協會”正式成立,成為各村中心組的總部,服務于旗下8個分會和50個自然村中心活動組。

群眾參與的試驗樣本

“小額信貸”幫助農戶促進農業生產,提高收入水平,但當地基礎設施落后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卻仍制約當地農戶經濟生活發展。此時,愛德基金會準備在鄉村實施的社區綜合發展項目已經蓄勢待發。根據愛德基金會倡導社區綜合發展理念,施行“三方共建”。“愛德投入”、“政府補充”、“百姓出工”的方式,一個社區綜合發展之網就地鋪開。

“中心活動組的出現使我們意識到社區綜合發展的機會來了。”李娟說,“強調群眾參與是我們的初衷,這種參與從源頭上開始。協會不強調一定要修哪些設施,基本都是聽群眾意見,百姓上報,協會專家綜合決策,百姓再投工投勞參與。”

“后村的近千畝土地都是村民們挑水自發灌溉的,不懂得雨水收集,土地前的一條溝渠底淺,土地經常下雨被淹,我們就希望能夠改變一下,但當時一沒技術、二沒資金,動不了。”肖麗華說。

共同的抱怨被民良村部分村民反映給愛德鄉村發展協會中心組,通過逐級上報到滄源縣愛德鄉村發展協會,協會很快同意進行改善,并派專家前來指導。在滄源縣勐萊鄉民良村及各村“河道治理”、“灌溉溝渠”、“人行橋”、“垃圾池”、豬圈砌壘等發展項目逐步推進起來。

肖麗華被選為村婦女主任后,接手的第一樁任務就是建設民良村的“河道治理”和“灌溉溝渠”項目建設。

民良村的“引水灌溉”、“溝壑擴建”看似順利,但真正推行起來也破費周折。與肖麗華不同的是,民良村一些群眾并沒有接受教育,讓他們參與到社區綜合發展項目的決策中來有一定困難。

“通過反復告知,一戶人家多次宣傳,希望村民們能來投票,參與社區綜合發展決策,不會落下一個村民,這是我們自己的事。”肖麗華說。并且要向村民講述投工投勞的方式,來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當涉及當地集體實施的一些項目,與農民切身利益有關,實施這些項目在國家投資的情況下,需要集體自籌一部分資金,但集體又沒有自籌能力,從農民手中集資也不是很好的辦法,為了解決這部分資金問題,就需要農民無償的投工投勞。

目前,“河道治理”、“灌溉溝渠”兩項工程已經完工交付。

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四川綿竹臥云村被確立為愛德基金戶資助對象,就在那一年,愛德基金會開始社會綜合發展理念根植于當地,讓災區群眾參與項目決策成為必須。

“即便是再難,群眾知識水平再低,也需要讓他們參與決策,否則就失去了社區綜合發展項目意義,這需要找對方法。”愛德基金會資源發展中心總監李洋說。

當時,為了在社區建設一個臨時衛生站,災區民眾都有著不同意見,一些知識水平低的民眾并不能將自己意見很好表達。“為了保護他的表決權,我們想著通過將實施決定選擇化的方式讓災區民眾參與。”李洋說,“用三個竹筐分別代表三種不同實施意見,知識水平低或者難以理解的居民就通過將石子放入竹筐的方式來表達,換了種表達形式達到參與效果,這是我們想要的。”

現在在肖麗華的帶領下,民良村中心活動組的歌舞表演隊已經成立,經常會定期到其他村寨歌舞表演隊中進行PK。

目前,滄源縣愛德基金會綜合發展項目已經進行到第三期,將南滾河生態自然保護區內的群眾確立為綜合發展項目計劃對象。

與政府的互動合作

從2001年愛德基金會在云南滄源縣實施“小額信貸”項目開始,與官方合作就從未間斷過。

云南省政協智力支邊扶貧辦公室主任張沖生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小額信貸’剛進入滄源縣后,政府就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民間項目,很快就在省政協機構智力支邊扶貧辦公室中以合作形式成立了‘愛德項目辦’,以政府與民間聯手方式共同促進慈善事業發展。”

2008年滄源縣政府又批準了《滄源愛德鄉村發展協會拓展方案》,并在滄源縣范圍內吸收會員,同時成立了項目協調辦公室、人才培訓中心、文化教育發展分會、農村環保分會、衛生與保健分會、婦女發展分會、產業發展分會、科技推廣與普及分會等8個下屬機構,并在鄉鎮設立聯絡員。

根據“滄源縣愛德鄉村發展協會”提供數據,截至2013年底,協會會員總數達4279名,其中農民會員2723名,占總數95%;機關會員145名,占總數5%;少數民族會員2803名,占總數97.7%。

滄源縣政協副主席、愛德項目辦公室主任王衛權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協會中社區群眾占大多數,吸收和自我加入機關會員在全縣綜合社會發展項目中都可以起到智力幫扶和有效決策的作用。”

截至目前,從2001年開始推行的愛德基金會滄源小額信貸項目經過14年發展已覆蓋至滄源全境,通過培育農民種養殖方式,增收模式也呈現多樣化,同時在自治組織愛德鄉村發展協會下還發展了個各村中心活動組,組織起自己藝術文化隊伍,對傳統文化挖掘和保護起到了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久久综合视频网|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伊人情人综合成人久久网小说|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亚洲综合色在线|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色8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电|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