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6月10日,民政部發布《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全年各地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604.4億元。
在這604.4億元中,民政部門直接接收社會各界捐款79.6億元,各類社會組織接收捐款524.9億元。全年各地接收捐贈衣被5244.5萬件,捐贈物資價值折合人民幣8.0億元。間接接收其他部門轉入的社會捐款2.2億元,衣被105.6萬件,捐贈物資折款39011.6萬元。全年有1694.9萬人次困難群眾受益。
604.4億元的捐贈額是一個怎樣的數字呢?按14億人口計算,相當于人均捐款43.17元。
《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全年各地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566.4億元,同比增長了6%。
與此同時,2014年我國GDP總量超過64萬億元,同比增長7.4%。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
當然,由于統計口徑的問題,604.4億元并不是對2014年全社會發生的所有捐贈行為的統計,例如未通過民政部門、社會組織等單位的直接捐贈等。
據估計,2014年的實際捐贈總額應該在千億以上。
通過以上數據的對比,對于604.4億元的總額,相信不同的讀者會對中國的慈善捐贈產生各自不同的判斷。
那么,2014年,你曾經捐贈過嗎?2015年你會進行捐贈嗎?對于604.4億元的總額,你怎么看?《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問卷網、鳳凰公益推出益調查——2014年社會捐贈總額604.4億元,有你的一份嗎?
本次調查從6月11日開始,至6月15日10時止,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有超過七成的網友進行了捐贈,完全沒有捐贈的只占18.54%。41.25%的網友的捐贈額在100元以內,顯示出人人公益、小額捐贈的捐贈趨勢。
盡管2014年有過捐贈行為的網友較多,但對于600多億元的總額,接近五成的網友并不滿意,認為與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不匹配,離大國、強國還很遠。而對于“怎樣才能促進慈善捐贈事業的迅速發展”的問題,53.43%的網友選擇了加強監督,使整個捐贈鏈條透明公開,建設誠信社會,因為不信任感已經成為阻礙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捐贈對象的選擇,也從另一個側面顯現了機構面臨的信任危機。63.06%的網友選擇直接捐給受益人,選擇捐贈給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的僅占22.18%,選擇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最少,只占14.76%。
網友留言:
傻瓜先生:
還沒有捐贈的習慣,偶爾因為相關新聞會愛心爆棚,進行捐贈。
臭蟲:
地震時會捐款,平時不會。沒時間追蹤真相、進展,不敢捐給公益組織。
Mirror:
與社會需求相比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大家能夠養成定期捐款的習慣,這個金額才會上漲。
隨便:
不知道捐給公益組織的錢是不是用到了實處,要了解程序也比較復雜,不如直接捐給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