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新聞
2013-10-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現在辦事效率這么高,沒想到!”吳慶華一連說了幾個“沒想到”:“本來,還要回去刻一個基金會公章,才能拿到組織代碼。沒想到省民政廳工作人員告訴我,已與駐地公安局協調好,由民政出介紹信,在附近公安部門備案的刻章店當場刻好,直接辦代碼,太方便了。以前聽說,沒有四五趟跑不下來,沒想到現在這么麻利就辦下來了!”
過去,社會組織登記一直實行“雙重管理”:必須先拿到所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前置審批,才能到民政部門申請登記。但很多組織的主管部門模糊,無法掛靠,使大量“草根團體”無法注冊。江蘇省民政廳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后,針對群眾對社會組織審批程序繁瑣、周期過長等反映的問題即知即改,放寬社會組織登記條件,縮短社會組織登記審批時間。自當月起,行業協會商會、科技、公益慈善、城鄉社區服務等四類社會組織試行直接登記制度,無需掛靠部門就能獲得合法身份。無需找“婆家”,成為促進社會組織發展的一劑良方,僅南京社會組織登記數就增長了10%。
“國家規定審批社會組織在60個工作日內,現在我們減少審批環節,網上預審,在線辦理,只要15個工作日。我們還逐步下放登記權限,將異地商會登記權下放至縣級民政部門;社區類社會組織登記門檻由各地自行決定,允許各地自定最低注冊資金標準;不具備登記條件的,也有辦法,可由縣級民政部門備案。”江蘇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說。他還承諾,將今年社會組織公益創投省級資金增至1000萬元,建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的政府購買機制,助力社會組織發展,為百姓提供更多專業服務。
(據《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