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聽障兒童救助聯盟
7月20日,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聯盟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舉辦。中國殘聯副理事長賈勇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聯盟倡議發起單位、特邀公益組織、愛心企業、媒體以及康復機構近150人參加了聯盟啟動儀式。本次活動由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主持人鞠萍主持。
我國有0-6歲的聽障兒童13.7萬,每年新生2.3萬,是世界上聽障兒童數量最多的國家。聽力障礙嚴重損害兒童的聽覺、言語、語言能力,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負擔。黨和政府一直關心重視聽障兒童康復工作,中央財政從十一五起投入逾25億的專項資金,通過實施國家貧困聾兒康復救助項目救助了近5萬名聽障兒童。但是,由于我國地區間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使得聽障兒童康復的整體覆蓋率和康復質量差距較大,全國能到專業機構接受系統康復訓練及指導的聽障兒童比例不到60%,主要原因:一是全國聽障兒童康復機構不足,機構間的硬件設施參差不齊,偏遠地區甚至還沒有相關康復機構,不能使當地聽障兒童得到就近就便的服務。二是康復機構,特別是基層機構聽力服務能力嚴重不足、教師數量短缺、專業服務能力需進一步提高;三是家庭經濟條件及認識的限制,使孩子難以得到持續、系統的指導和康復。
近年來,隨著社會慈善、公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開始關注聽障兒童,通過不同的渠道實施聽障兒童救助、幫扶項目,利用社會慈善進一步改善聽障兒童康復狀況。政府和社會的資助相輔相成,使越來越多的聽障兒童能聽會說,回歸主流。
作為全國聽力語言康復事業的行業指導中心和示范中心,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新浪微公益聯合倡議發起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聯盟,旨在集眾家之力,納百川之水,行公益慈善之舉;依專業團隊,用專業技術,辦專業公益之事;讓聽障兒童在愛心澆灌下全面發展,回歸主流。
中國殘聯副理事長賈勇在講話中指出,殘疾人慈善公益,越來越成為殘疾人社會保障的有力補充。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聯盟是一種公益創新的形式,通過跨界合作,協同共進,一方面對改善聽障兒童康復狀況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探索、推廣殘疾救助的工作機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希望可以通過聯盟幫助更多的聽障兒童能聽會說,回歸主流。
儀式上,聽障兒童及家長進行康復成果展示,倡議單位領導宣讀聯盟倡議書,同時發布“聽障兒童公益聯盟平臺網站”;為了讓與會者深入理解聯盟的目標,還舉辦了由聾兒家長、康復機構負責人、愛心企業代表、聯盟倡議單位代表、專家以及媒體代表參加的對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