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目前已全面引入區塊鏈技術,并向公益機構開放,簽約機構經審核后均可自助發布基于區塊鏈的公益項目。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于12月11日上線首個區塊鏈公益項目“和再障說分手”并實現實時賬目公示。
用于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的區塊鏈技術由螞蟻金服自主設計和研發,它吸收了螞蟻金服和阿里集團過去十多年在支付、電商、云計算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性能高、成本低,并達到了金融級的穩定性。“螞蟻的區塊鏈技術在不斷完善升級,已經具備了云上的部署能力。” 螞蟻金服資深架構師趙尊奎告訴記者,“螞蟻正在建設一個開放的‘信任鏈’。作為一個以信任為核心的云服務,它可以提供可信數據庫、可信資金交易、可信資產交易、可信鏈接服務,也可以提供可信的公益服務。”
建立信任的“最后一公里”
區塊鏈是移動互聯網熱詞,簡單來說它是一項“不可篡改的數字賬簿”技術。區塊鏈技術對于公益行業標準化項目的公開透明以及電腦化自動化管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和再障說分手”項目頁面上,用戶點擊“愛心傳遞記錄”已經可以查看善款流向。上面記錄著“2016年12月11日項目上線”,目前“籌款中”,且在“捐款記錄”一項里,所有捐款人經隱私處理后的捐款時間和金額一目了然,募款結束后,撥付時間和每一位受益人收到款項的時間也將一一公示。
網絡募捐平臺依托便捷和流量,讓公益迅速平民化,當公民捐獻意識和資金不再是問題,如何保證“物盡其用”成了焦點,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手里的錢到底何時捐給了誰。在傳統網絡募捐平臺上,善款進入基金會賬戶后流向不夠直觀,而區塊鏈技術加持的公益項目則解決了善款公示“最后一公里”。
中國紅基會工作人員指出:“參與區塊鏈的技術合作,希望能趕上信息技術革新的潮流。中國紅基會是5A級基金會,我們的公益項目五次獲評中華慈善獎;2015年,中國紅基會通過ISO90001認證,我們的管理標準體系通過了國際標準檢驗;中國紅基會在中基透明指數排名一直名列前列,我們的項目獲得了行業的認可。但這些工作難以讓每一個捐贈人用最直觀的方式感受到。”
還指出:“與支付寶區塊鏈的合作,我們希望借助最新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實實在在的看到我們的工作,區塊鏈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對資金流向的實時公示,能讓公眾更直觀的了解公益項目的執行方式、執行流程,加深公眾對公益項目的理解。這是我們看到區塊鏈的價值。”
區塊鏈對公益項目的挑戰
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能把人為的失誤減到最小,對于公益機構進行數據統計、項目執行跟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時,第三方平臺的資金流公示,也有助于公益項目得到更多公眾認可。但技術處理的一般都是可以標準化的問題,并不是所有公益項目都可以標準化。
同時,公益項目執行流程,比如撥款流程、財務記賬方式等,既往基于銀行系統的收款、撥付流程而設計的財務制度和記賬方式,面對資金從公益機構支付寶到受益人支付寶的情況,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
中國紅基會工作人員表示“只要這種探索是有助于公眾更加了解項目,能更清晰的知道公益項目的執行方式、執行流程,中國紅基會一直把公開透明、改革創新作為機構發展的追求,因此我們積極與螞蟻金服合作,希望能通過技術手段進一步增強機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互聯網技術+公益,還可以怎么玩?
區塊鏈技術的引入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金的透明化問題,但資金的透明化不是公益項目的全部,“中國紅基會“互聯網技術+公益’的方向是有溫度的救助,這種救助需要通過人來傳達”。
中國紅基會工作人員說“多年的公益項目經驗,資金是非常重要的,但卻不是全部,對受益人能力的幫扶、心靈的支持、境況改善的持續關注,是我們的項目更多努力的方向。”
資金的撥付并不是一個項目的終結,對于受益人接受幫助后境況的跟蹤與反饋,不僅是對捐贈人的交待,更是持續不斷的關注受益人的一種方式。這個過程需要有更多社會力量的加入。“從這一方面來講,把互聯網技術與志愿服務相結合,讓公益的行為可持續,讓捐贈人、受益人、志愿者通過公益項目都能獲得更美好的體驗是我們對‘互聯網技術+公益’更長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