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1月6日,第二屆中國企業公益勛章峰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峰會由中國企業公益事業發展組委會主辦,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長城學會等多家國家級基金會作為公益指導單位,中國公益媒體聯盟協辦,北京青年報承辦。
峰會以“責任創新 精準公益”為主題,來自政府、企業、公益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公益媒體等領域近200名代表出席了峰會。峰會回顧了2016年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進程,松下、安利、中脈集團、一汽大眾等31家全球知名企業獲得了2016年度公益勛章大獎。
新階段下的精準公益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興起,互聯網+慈善的新玩法曾為公益行業注入了新活力。而201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實施使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開始關注公益,加入公益并踐行公益。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同時帶動企業力量共同推動國內公益事業的發展,中國企業公益事業發展組委會希望借此峰會,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創新探索,通過多界對話交流,跨界聯動政府、公益、媒體及其他社會資源,以更加創新、有效的模式推動精準公益的落實,同時尋找年度企業社會責任樣本,開啟“CSR3.0+”新時代。
中國企業公益事業發展組委會秘書長馬帥
中國企業公益事業發展組委會秘書長馬帥指出,社會責任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是關系到中國社會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活動。“中國企業公益事業發展組委會將聯合全社會的力量,包括企業、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國際權威的公益研究部門,通力合作深入交流,積極推動公益事業的活動,將中國企業公益勛章峰會打造成一個公益的平臺。在未來公益事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同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這個平臺,共同促進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
前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現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表示,公益事業的發展是由小眾走向大眾再到分眾的過程,“企業要勇于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將是體現企業的形象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標志。企業要把自身的企業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發展壯大。”
中國綠化基金會副主席、秘書長陳蓬表示,在新常態的影響下,做公益也必須品牌化、專業化、效益化,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社會公益事業的進步,也可以使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
新格局下的責任創新
研討會現場
企業是我國公益事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峰會現場,圍繞“新常態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以及“互聯網+責任如何與企業社會責任創新相結合”兩大議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企業智庫聯盟秘書長彭建國,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企劃部副部長、CSR總監王愛強,安利公益基金會企業社會責任部傳播中心負責人岳大偉進行了深入探討。
楊宜勇表示,我國第一部慈善法為企業和公民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創造很好的條件。做一個好企業,首先做到擁有先進的現代技術,具有先進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彭建國認為,企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社會責任也顯得愈加重要。作為企業代表,王愛強與岳大偉一致認為創新、精準和透明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核心,同時也是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民生銀行、中脈集團、 一汽大眾等31家企業榮獲此次峰會年度勛章
據悉,本次峰會圍繞傳統公益領域及年度公益熱點設立六大勛章,包括年度杰出公益勛章、年度扶貧公益勛章、年度綠色公益勛章、年度關愛公益勛章、年度教育公益勛章、年度新銳公益勛章。經過前期的嚴格評選,民生銀行、中脈集團、 一汽大眾、松下、智聯招聘等數十家知名企業憑借在2016年公益事業中的突出表現,榮獲此次峰會的年度勛章。
中脈健康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何雄輝表示,中脈集團多年來十分注重公益事業,近年來公益項目的覆蓋范圍和投入資金也在不斷增加。“我們的公益事業主要圍繞‘一老一小一發展’出發。未來我們也會加強和各地政府以及公益組織的交流合作,我們希望能夠開拓一些創新性的、更接地氣的、更加精準的公益項目,真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我們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共同關注公益事業,給予我們更多支持,共同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
目前中國企業公益勛章峰會已成功舉辦兩屆,并逐步成為中國規格最高的企業公益盛會,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專家學者及公益媒體的認可。中國企業公益事業發展組委會希望以峰會為平臺,聚集更多優秀的公益項目,拓展更廣泛的公益項目類型,凝聚更強大的社會愛心,促進更多優秀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和公益思想傳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