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長期關注鄉村教育的馬云公益基金會,11日對外發布馬云鄉村師范生計劃。項目預計在10年內投入至少3億元,目標是為中國鄉村教育注入新生力量,發現和培養未來鄉村教育家。
這是繼鄉村教師計劃和鄉村校長計劃后,馬云鄉村教育計劃啟動的第三個項目。
馬云:投身鄉村教育是師范生參與建設鄉村實現價值的機會
馬云公益基金會介紹說,該計劃旨在通過激勵優秀師范畢業生投身鄉村教育,幫助他們在鄉村一線實現個人價值,從而改善鄉村教師隊伍人才結構,帶動鄉村教育發展。
稱呼自己為“鄉村教師代言人”的馬云,專門錄制視頻闡釋了他設立這一新計劃的初衷。他說,只有讓最優秀的學生成為鄉村老師,鄉村教育才會強。鄉村教師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的老化,導致中國鄉村教育目前比較薄弱。“但是,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機會。鄉村教育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教育改革最好的突破口。”
他認為,鄉村教育應該花時間在孩子的德、美、體上,真正以育為先,這是鄉村教育趕上城里的機會。因此,這也是廣大師范生的機會,是年輕人的機會。“因為改變城市教育很難,最多能做到錦上添花,但去到鄉村就是雪中送炭。師范生們參與建設中國鄉村的未來,就有機會創造歷史。”
首屆馬云鄉村師范生計劃擬于2018年1月21日正式啟動,將投入1000萬元選拔100位即將簽約服務鄉村學校的應屆優秀師范畢業生,為他們每人提供持續5年共計10萬元的現金資助和專業發展機會。
首屆合作院校包括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四所院校。未來項目將逐步擴大至其他省份,屆時每年資金量也將不斷提高。
采用定向招募和聯合選拔機制
馬云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于秀紅介紹說,項目將采用定向招募和聯合選拔機制。定向,是基金會堅持從省屬一類師范院校招募人才;聯合選拔,是指采用合作師范院校推薦和學生自主網絡申報結合。
基金會將運用大數據對報名學生的能力模型進行分析匹配,根據結果在校園內進行首輪面試。通過面試的學生,需要去一線鄉村學校進行3-6個月的教學實踐,接受雙向選擇和教學實踐導師、職業發展導師的考核。通過者將接受最后一輪面試確定最終入選名單。
針對申報條件,于秀紅說需要具備以下三點:第一,具有教育使命感,能夠突破鄉村條件限制,在獲得資助的5年期間持續、穩定服務鄉村教育;第二,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與持續學習提升的品質,為鄉村兒童提供優質教育,幫助鄉村兒童快樂成長;第三,具有領導力與團隊協作能力,擁有引領地區教育發展,成為未來教育家的潛質。
專家:馬云鄉村教育計劃“組合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研究員高政坦言,目前很多針對農村地區的定向計劃、免費師范生項目均不是特別成功,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物質待遇較差,二是是缺乏認同感。北京師范大學2015年的抽樣調查顯示,收入較低、職業提升資源匱乏、孤獨感強等問題,依然制約著青年教師在鄉村的發展,影響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
今年11月9日,教育部發布《2017年秋季開學工作專項督導報告》,提出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加強農村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
馬云鄉村師范生計劃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應運而生。
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秦玉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馬云鄉村師范生計劃等社會力量表現出參與教育公益的積極性,這實質上是從民間角度參與中國鄉村振興戰略。這個計劃指向明確,持續用力,和馬云鄉村教師計劃、馬云鄉村校長計劃形成了支持中國鄉村教育的組合拳。
他認為,馬云鄉村教育計劃各項目之間存在邏輯關聯。鄉村師范生計劃是為鄉村教育注入新興力量,鄉村教師計劃是提升教育水平,鄉村校長計劃是從領導力角度提升鄉村校長從而影響更多教師,這些項目表現出明顯的持續性和系統性,設計非常用心。
100年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一則招生廣告曾深刻影響了成千上萬名立志投身師范的學生。今天看來,馬云設立鄉村師范生計劃的初衷,與其不謀而合。
這則廣告是這樣說的:“國家之盛衰視人才,人才之消長視教育,教育之良窳視師范。師范者,教育之教育,固陶鑄國民之模范,造就青年中國之淵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