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近日在其官網公布了《關于培育社會企業促進社區發展治理的意見》(簡稱《意見》),引起廣泛關注。
目前,關于社會企業尚未有權威統一的定義,業界大多認為,社會企業是通過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機構。此前,在政府和政策層面,“社會企業”屬于偶爾被提及的新鮮事物。例如,在2011年出臺的《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進社會建設的意見》中,規定“積極扶持社會企業發展,大力發展社會服務業”,這是全國范圍內政府文件中首次提到“社會企業”;2016年11月,北京市公布《“十三五”時期社會治理規劃》,明文規定“大力推動以服務民生和開展公益為重點的社會企業發展”。至于針對社會企業出臺具體政策,仍屬空白。
成都政策的出臺,是該領域的“破局”。《意見》明確了社會企業可在工商部門注冊,并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社會企業。其后效如何,仍有待觀察。
“四級聯動”促社企發展
《意見》的出臺,“培育社會企業并促進其在創新社會管理、參與社會治理、改善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是重要目標。
什么是社會企業?《意見》指出,社會企業是指“經企業登記機關登記注冊,以協助解決社會問題、改善社會治理、服務于弱勢和特殊群體或社區利益為宗旨和首要目標,以創新商業模式、市場化運作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按照其社會目標再投入自身業務、所在社區或公益事業,且社會目標持續穩定的特定企業類型。”
也就是說,社會企業仍是企業,而與一般類型的企業相比,社會企業兼具社會、經濟雙重屬性。堅持社會屬性,提供優質社會服務,滿足社會迫切需求,社會企業才有存在的社會價值。創新商業模式,按照市場機制運作,實現合理盈利,社會企業才有生存的基礎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意見》指出,應堅持黨委、政府引導,鼓勵社會各方參與。除了制定相關規范、出臺相關政策,還要建立“包括登記注冊、評審認定和扶持、服務、監管在內的全過程工作體系”,其目的是彌補公共服務供給不足、降低政府社會管理成本和創新優化社會管理等。
為了堅持創新思維,提升發展能力,成都市擬建立市、區(市)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聯動機制和服務平臺,有效對接社會企業服務和社區發展治理需求。同時,探索建立服務和監管協調平衡的“輕觸式”監管模式,構建以社會企業信息公示為核心的信用約束機制。
2020年將形成社會力量參與機制
成都市擬培育發展一批具有一定規模、一定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社會企業,基本形成鼓勵社會企業有效參與社會治理的支持體系,使社會企業在創新社會管理、服務社區發展治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為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
具體步驟是,2018年,引導一批社會企業服務項目在社區落地,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首批社會企業評審認定試點工作,促進社會企業這一新的群體形成和發展。
2019年,成都市將開展第二批社會企業評審認定工作,通過社會企業評審認定、示范引領,在全市范圍內培育發展更多的社會企業和社會企業家。
2020年,成都市將健全完善社會企業培育發展和評審認定常態化機制,形成社會企業科學有效參與社會發展治理的可復制的制度性成果。同時,全市社會力量參與社會企業的機制全面形成。
兩大類社企將獲優先支持
在培育發展社會企業方面,成都市的一個重要任務是便利社會企業登記。《意見》規定,制定社會企業登記管理具體措施、辦法、社會企業章程示范文本,開展社會企業登記注冊;放寬社會企業名稱登記條件,支持其在名稱中使用體現行業特點的組織管理形式、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放寬企業住所登記條件,允許其以集群注冊方式、住所申報方式辦理企業登記。
如何區別于其他非營利組織和純商業企業?成都將對社會企業實行評審認定制和信用積分制,加強與第三方合作,制定相關辦法,強化社會企業評審認定申請、評審認定、公示、服務、復審、退出(摘牌)等全過程管理,建立社會企業名錄公示和企業信息系統標注制度。
社區生活性服務類和服務農村農業類社會企業將獲得優先發展的支持。成都市將圍繞社區居民迫切需要,重點扶持從事社區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家庭服務、康養服務等居民生活服務項目,社區文化、衛生、教育、科普、體育健身等公共服務項目,就業援助、扶貧幫困、養老助老、助殘救孤等基本民生服務項目,以及面向農民的小額信貸、農業經濟合作服務等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社會企業發展。
為了加強對社會企業的培育孵化力度,成都市將鼓勵社區利用閑置場地和設施為社會企業提供辦公場地、辦公設施服務;鼓勵各類孵化平臺為社會企業提供孵化服務;鼓勵引導各方社會力量通過公益創投、影響力投資等方式,支持優秀社會企業和品牌項目做大做強。
加大政府購買社會企業服務力度
如何支持社會企業發展?成都市將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服務力度,為符合條件的社會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鼓勵股權投資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企業項目,推動社會企業發展。
成都市還將社會企業納入新經濟發展基金支持范圍,對屬于該市聚焦發展的新經濟形態范圍,且符合有關條件的社會企業、社會企業家、社會企業項目,按照新經濟發展相關政策予以支持。
同時,落實財稅及行業支持政策。切實落實財政、稅收政策對社會企業的支持措施;將符合條件的小微社會企業納入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農業創新型企業或現代服務業企業給予項目、資金支持。
此外,還將暢通政府采購社會企業服務的渠道。加大政府購買社會企業服務力度。鼓勵和支持社會企業以市場公平競爭方式參與政府采購。鼓勵將社區居民有迫切需求、適合采取市場化方式提供、社會企業能夠承擔的、與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關領域的公共服務項目,面向社會企業公開采購。
在建設社會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支持社會企業能力建設、鼓勵社區開展社會企業發展試點工作方面,《意見》也進行了明確規定。
在建立健全社會企業監管服務體系方面,成都市將建立社會企業子系統和社會企業信用公示平臺。另一個令人關注的政策是,成都市將建立社會企業信息公開披露制度。
(據《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