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慈善教育高峰論壇在珠海舉行
2018-06-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6月24日,2018年中國慈善教育高峰論壇在珠海舉行,當天還同時舉行了“慈善教育六周年”圖片展。論壇邀請國內高校知名教授、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慈善界代表等60人,共同研討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慈善教育發展狀況及取得的成就。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王名、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北師大珠海分校校長涂清云、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鄒蔚、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盧漢龍等出席了論壇。
2012年,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基金會中心網、北師大珠海分校三方合作,建立了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宋慶齡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展公益慈善領域本科層次專門人才的培養,開啟了現代慈善教育的先河,打造了“全國首創、公益黃埔”的金字招牌。
經過六年的發展,該中心已培養超過270名學生,在探索國內慈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行業內產生廣泛的影響,辦學模式和學生素質都得到業界的高度肯定。為回顧、總結與反思近年來中國慈善教育發展現狀,展望新時代中國慈善教育的總體方向,探索創新中國慈善教育國際化和本土化融合之路,基金會中心網、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北師大珠海分校共同舉辦此次2018年中國慈善教育高峰論壇。
論壇發布了北師大珠海分校公益慈善本科層次專業人才培養項目評估報告,分享了慈善實戰經驗,來自學術界、實務界以及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分別就慈善教育的“珠海模式”進行了點評與探討,并就如何推動全國慈善教育的發展進行了交鋒式對話。
據了解,該中心堅持國際化辦學方針,與全球第一家設有慈善學本科、碩士、博士學位的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禮來家族慈善學院簽署師資共享合作協議,該校每年委派專業教師來珠海任教。
在國內相關專業師資極為短缺的條件下,學校為盡早啟動公益慈善專業教育,在教師配備上,采取了“專兼結合、兼職為主”的戰略,聘任了多位來自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港澳臺地區的學者為中心學生授課,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講師(助理教授)9人,主要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民政部培訓中心、華南師范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紐約佩斯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
此外,中心還聘任了來自中華職教社、中國福利會、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壹基金、北京市桂馨慈善基金會的業內專家參與到教學工作中來,擔任實踐性課程教學任務,從師資上實現了跨界協同培養的教育目標。
與會嘉賓高度肯定了“慈善教育珠海模式”的有益探索,對推動國內慈善教育本土化積累了重要的經驗。下午的分論壇設置了“博雅教育、通識教育與慈善教育”“慈善通識教育合作網絡與課程建設”兩個分論壇,與會嘉賓共同探索了慈善教育融入通識教育的可能性以及慈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