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翻轉極限》中文版在北大首發
2018-10-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10月25日,全球頂級智庫羅馬俱樂部繼《增長的極限》之后的又一力作《Come On》中文版在北京大學舉行新書發布會。在中文版翻譯中,該書名為《翻轉極限》,是羅馬俱樂部時隔40多年后的又一部集體智慧的著述。
羅馬俱樂部是一家有關未來學研究的國際性學術團體,也是研討全球問題的世界頂級智庫,成立于1968年4月,總部設在意大利羅馬。上世紀70年代,羅馬俱樂部發布第一部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一書,曾是世界上有關環境問題最暢銷的出版物之一。
這次《翻轉極限》一書中文版的首發活動,由中國綠發會、北京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共同主辦。當天下午,《翻轉極限》一書的作者、羅馬俱樂部聯合主席安德斯·維杰克曼(Anders Wijkman),羅馬俱樂部成員、中文譯者程一恒共同蒞臨發布會現場,與大家一起分享金融、氣候、環保、可持續農業、人口增長等多領域話題,探討人類與地球的可持續未來。剛剛獲選為羅馬俱樂部執委會會員的綠會秘書長周晉峰主持本次發布會,北京大學景觀學院執行院長李迪華做開幕致辭。
《翻轉極限》一書的內容,由羅馬俱樂部聯合主席魏伯樂和安德斯.維杰克曼主筆、36位會員擬稿并協助共同完成。其中文譯本則由羅馬俱樂部成員程一恒負責翻譯,并已授權國內同濟出版社正式出版。
與40多年前比,我們的世界變好了嗎?我們面臨的挑戰更多還是更少了?面對氣候挑戰、貧困?環境污染與資源短缺等等問題,我們能做什么……在《翻轉極限》一書中文版首發活動現場,其作者、羅馬俱樂部聯合主席安德斯·維杰克曼(Anders Wijkman)來到現場,與參加首發會的各界朋友進行了交流。
安德斯·維杰克曼(Anders Wijkman)在演講中表示,以往《增長的極限》告訴人們,如果不改慣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未來100-150年里就會發生物質短缺。近50年過去了,地球人口從30億增長至76億,經濟體量也增加了10倍,但人類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沒變,有些更是驗證了40多年前的設想。
“由于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源受限的行星,科學家甚至在氣候變化、海洋酸化、大氣臭氧層破壞、生物圈層物質狀況等9個方面,精準計算出了受限域值。所以,如果不改變舊有發展模式,尤其在現在地球已十分擁擠的情況下,那么結果可以想象”,安德斯·維杰克曼認為,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建設、哲學認知等,今天的人們都需要重新開始一場全新的啟蒙。
《翻轉極限》一書的中文譯者程一恒教授表示,自己早年也曾被羅馬俱樂部所出版的《增長的極限》一書深深震撼。對于能承擔《come on》一書的翻譯,他表示,與40多年前比,現在地球的自然資源量沒有像當年預測得那么少,這是個好消息,但環消息是現在的自然生產力降低了,如水、土壤等的自然生產力降低了,養不了這么多人了,那么人類再用以往的方法去解決,是不行了,“因此需要顛覆性創新思維或解決方法的出現”。
綠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談到,這些年,綠會在改變全球暖化、減碳減塑、保護物種多樣性等方面做出了諸多持之不懈地努力。周晉峰在《翻轉極限》一書的發布會上,與聽眾分享了由于資源耗盡而導致人類文明滅絕的真實復活節島的故事。他希望這次《翻轉極限》一書中文版的發布能繼續喚醒更多的人,一起探索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