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未來·希爾頓社會實踐項目總決賽在滬舉行
2018-11-1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11月12日,公益未來·希爾頓社會實踐項目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光彪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行。今年項目主題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動員全國20所高校逾百支學生團隊針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設計社會創新方案并付諸實踐。在總決賽現場,學生團隊通過視頻展示、舞臺演說、展位路演等方式呈現實踐成果,最終誕生全國二十強項目。
此次總決賽受到多方關注,現場出席的嘉賓包括:希爾頓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先生、中國扶貧基金會助理秘書長顏志濤先生、MSC咨詢創始人兼CEO,公益金融聯盟、鄉興社聯合發起人譚亞幸先生、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朱捷女士、希爾頓大中華區及蒙古領導力及人才發展高級經理劉景云、希爾頓大中華區及蒙古校企合作副總監劉雷、西安陽光城希爾頓花園酒店總經理成曄、希爾頓亞太區企業責任執行員郭雪芳、希爾頓大學亞洲太平洋區域學習與培訓經理田陽以及多家知名媒體出席本次活動,中國扶貧基金會相關人員及全國20所高校的近百名學生代表。
三方共建青年公益平臺,初現成果
2017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希爾頓、各個高校合力共建青年公益平臺,通過助力高校青年進行公益實踐,塑造其全球化視野與人格。兩年以來初現成果,項目共有18個城市,68所高校的120個大學生公益團隊參與,直接參與項目的大學生有9640名。間接影響20萬社會公眾。
希爾頓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先生表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也是民族發展的中流砥柱,承擔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我們很榮幸可以和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為培養青年一代貢獻企業的力量。自2017年項目啟動以來,公益未來·希爾頓社會實踐項目的表現可以說超出我們預期,我們為青年人才的潛能感到無比自豪。希爾頓即將于明年迎來百年華誕,作為一家負責任、有擔當的集團,希爾頓將繼續發揮我們的專長,為廣大青年學子創造實踐平臺,讓大學生的公益夢想落地生根,并善用希爾頓在中國日益增長的品牌組合為全國青年人才發展和社區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國扶貧基金會助理秘書長顏志濤先生致辭,他表示:“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參賽團隊較往年來說更具有社會創新的意識,他們的項目更具有長期可持續性,有些甚至能夠借鑒商業模式,達到項目的自我造血。同時,參賽團隊們更加能夠嘗試去整合社會資源,具有擴大社會影響力的眼界和行動力。這些發現都是令人欣喜的,這說明我們對青年能力發展的支持正在潛移默化的發揮作用。”
賦能青年公益領袖,形式多元
以種子基金支持、公益領袖培訓、企業員工直接參與相結合的模式支持大學生公益社團的發展,鼓勵高校大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探索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是公益未來·希爾頓社會實踐項目設立的核心。項目注重培訓,尤其是通過培訓賦能青年,包括個人領導力、團隊凝聚力建設、演講能力、溝通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方面的課程開展。
32.58%的項目參與者表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如策劃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25%的受訪者則表示該項目加深了自己對公益的了解與認知,如多位受訪者表示參與該項目使其對公益的了解更深入或得到了更多公益經驗等;15.91%的受訪者表示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收獲頗多。能力得到提升、加深了對公益的認知、開闊了眼界與視野、積累了經驗是
項目參與者提到最多的4項收獲。
此次大賽還開展了公益市集、領導力工作坊等活動,通過多種創新方式,在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賦能學生。
關注可持續發展目標,群策群力
“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重要的戰略,更是全球范圍內對于未來社會進步的共識。大學生作為兼具創新力、責任感和行動力的社會中堅力量,如何通過公益和社會創新活動推動可持續發展,關注并嘗試解決日益復雜的社會問題,是值得所有人探討的話題。因此,今年大賽的主題為:“可持續的未來——如何營造一個人人享有平等工作機會、舒適居住環境、生產消費綠色化的未來”三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圍繞著這個主題,20強選手群體獻策,并接受評委從項目問題的提出、解決思路及創新性、落地可行性、方案長期影響力和舞臺演說力方面的考核。
來自西南民族大學的彝片凈土團隊憑借極具創意的實踐方案與出色的現場發揮,贏得來自希爾頓、中國扶貧基金會、社會創新、以及公益界評委們的認可,最終獲得全國總冠軍。
大賽最后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由希爾頓和中國扶貧基金會領導為全國十強學生代表頒發獎杯及證書。冠、亞、季軍團隊成員更有機會赴香港進行為期5天的公益交流,開拓視野,學習公益項目經驗。
11月13日上午,20支參賽團隊受邀參觀希爾頓集團總部,進一步感受希爾頓集團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并聆聽希爾頓員工分享公益故事。
在歷時半年的賽程中,青年學子們從發現本城市內的社會問題開始,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指導,設計解決方案、展示方案、并最終將方案落地實踐,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創造力和行動力,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青年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