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敬文全集》出版與鐘敬文學術文化思想座談會在京舉行
2019-01-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2019年1月19日,“跨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鐘敬文全集》出版與鐘敬文學術文化思想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座談會旨在紀念鐘敬文先生,并就《鐘敬文全集》的出版成就進行研討。
大會由中國文聯、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師大文學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師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師大跨文化研究院與敦和基金會協辦。
據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建文介紹,鐘敬文先生早年參加五四運動,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后,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投身于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同時從事高校教育工作,并在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時期,走過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和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全程。
他是一位熱愛祖國、成就卓越的中國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散文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在國際上也有較大的影響,被國際學家譽為“中國民俗學之父”。鐘先生的學問領域涉及民俗學、民間文藝學、傳統國家、文藝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詩詞格律學、新聞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多個領域,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巨匠。
《鐘敬文全集》共16卷,30冊,1000余萬字,由北京師范大學鐘敬文先生四代弟子與北師大文學院和相關科研院所多學科著名學者47人次編纂,并與高等教育出版社通力工作,歷時8年完成,全面反映了鐘敬文先生在民俗學、傳統國學和國際交流等多領域取得的廣泛學術成就和重大歷史貢獻。
“鐘敬文先生是在我國20世紀國家民族建立和社會文化發展全過程中涌現的文化巨匠。他畢生研究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關注民生、重視社會基層文化建設和國民素質教育,在多個領域都做出重大貢獻,《鐘敬文全集》全面反映了他的這些成就。”中國文聯黨組書記、中國文聯副主席李屹強調。
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許正明介紹,《鐘敬文全集》是中宣部出版局2013年立項的國家重點圖書,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形成的一大批重大學術文化成果之一。這套叢書與其他圖書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以我國高校985重點科研工程為平臺,以對我國著名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家鐘敬文先生長達近一個世紀探索、創建“中國民俗學派”的教學科研實踐和深入研究為基礎,開展圖書編纂工作,積累雄厚,厚積薄發。
它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不止于搜集歷史性的搜集和編輯,在完成十二五目標后,還根據鐘敬文先生這批學術大師學問博大精深、縱橫多學科領域的特點,在國家十三五重大規劃項目的平臺上繼續探索,從中國民俗學所側重的社會基層文化研究,向中國歷代經典、社會分層文化和國家代表性非物質文化全面展開,傳承鐘先生等前輩所強調的中國整體優秀文化研究的遺愿,直至圓滿完成目標。
鐘敬文先生的親屬和生前友好代表,來自北大、北師大、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等的專家學者及相關代表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