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聯動社會力量,聚眾而行助力脫貧攻堅
2019-05-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5月20日,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合作伙伴、媒體、社會組織和公益人士共同發起“社會扶貧共同體”,旨在把各參與方在消費需求、業務拓展、就業崗位、捐贈資金等方面的資源充分調動起來,與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需求有效對接、按需配置,從而凝聚更多社會資源,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社會扶貧共同體”:倡導共創、共建、共愛
在當天活動現場,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金會、新浪微博、和的慈善基金會、籃球名人杜鋒等70多家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益人士共同發起“社會扶貧共同體”。
來自各行各業的70多家“社會扶貧共同體”代表現場簽署承諾書,承諾將匯聚更多的社會資源共創、共建、共愛,共同參與精準扶貧事業,推動產生更大的集群效應和影響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
當天活動現場發布了“社會扶貧共同體”標志。來自碧桂園結對幫扶縣河南虞城的剪紙非遺傳承人賈艷梅,特意贈送了一個共同體LOGO的剪紙工藝品,表達對社會各界愛心力量與幫扶鄉村“心連心”的感謝之情。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在致辭中表示,社會扶貧共同體的啟動將能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中來,有利于形成活潑生動的扶貧新格局。未來,希望更多的社會企業可以堅持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特別是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地貧困地區,為實現農業強、農業富、農村美共同努力。
中國扶貧基金會原副會長陳開枝被聘為“社會扶貧共同體”榮譽顧問。“社會扶貧共同體就是共同努力,共同為扶貧事業奮斗。”陳開枝表示,“反貧困斗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長遠的事業。參與扶貧事業的人都要謹記五點:一是要認識高,保持扶貧的初心;二是感情要深,對貧困地區老百姓有兄弟般的感情;三是扶貧路子要對;四是有責任心,五是作風實,扎實扶貧。”
碧桂園助力超20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脫貧
未來,“社會扶貧共同體”將開展輻射全社會的“夢想益行者”公益徒步活動。屆時,社會扶貧共同體發起單位之一碧桂園將在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支持下,圍繞“獻禮祖國70周年”、“愛心徒步”和“激發城市活力”三大核心,在全國各地開拓“扶貧徒步路線+城市徒步路線”,全面覆蓋員工、業主及合作伙伴。每站設有專屬扶貧產品消費扶貧攤位及發起“益起捐”公益募捐活動等創新公益扶貧形式,號召全民齊參與。
與此同時,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還發起了“心愿100”教育扶貧計劃,幫助萬名貧困學子實現他們的微心愿。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提出“六個融合”:希望社會各界可以將消費需求與扶貧產品深度融合;將黨建、團建活動與旅游扶貧深度融合;將用工需求與貧困人口就業深度融合;將愛心捐贈與貧困家庭迫切需求深度融合;將業務拓展與貧困地區發展機遇深度融合;將傳播內容與倡導扶危濟困理念深度融合,共創、共建、共愛,共同參與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事業。
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表示:“‘社會扶貧共同體’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是從貧困中成長起來的,18歲之前連鞋都沒穿過,深知貧困的滋味。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讓碧桂園能夠有機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真的很開心,很感謝這么多合作伙伴、愛心人士參與社會扶貧共同體。”
從1997年至今,碧桂園集團及其創始人在公益扶貧事業上累計投入超過48億元,直接受益人數超過36萬人次。2018年,碧桂園集團將扶貧工作提升為主業之一,在全國9省14縣(市、區)開展結對幫扶,采取多種形式幫助33.6萬建檔立卡戶,截至目前河南虞城、廣東英德、廣西田東等10個貧困縣(市、區)都已經相繼宣布脫貧“摘帽”,超過20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明確提出,要繼續深耕9省14縣,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深度銜接,同時還將重點聚焦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配合當地黨委政府,著力打造東鄉羊、馬鈴薯、東鄉刺繡等特色產業項目,更好地幫助當地群眾實現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