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慈展會最新進展:1700余家機構和項目申報參展參賽
2019-08-0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第七屆慈展會報名工作于5月31日啟動,截至7月3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的1700余個機構和項目申報參展、參賽。”
8月1日上午,第七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簡稱“慈展會”)新聞通報會在北京召開。
慈展會組委會委員、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司長賈曉九介紹了前六屆慈展會主要成效及第七屆慈展會特色亮點。
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廖遠飛,介紹了第七屆慈展會籌備工作進展情況及展會主要內容。
據介紹,本屆慈展會由民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工商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中國慈善聯合會共同主辦,將于9月20日至2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為期3天。
慈展會將以“聚焦脫貧攻堅,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充分調動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采取有力舉措,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集結扶貧減貧的“中國智慧”、探索慈善助力脫貧的“中國方案”。
第七屆慈展會將呈現五大亮點:
一是持續聚焦脫貧攻堅主題。自2018年起,慈展會將連續三屆聚焦“脫貧攻堅”。第七屆慈展會將緊密圍繞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的脫貧需求與長遠發展,重點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
二是突出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第七屆慈展會將通過脫貧攻堅主題展館、消費扶貧展館和公益體驗館三大主題展館,重點展示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需求,以及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創新模式和突出成果,突出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三是著力凝結脫貧攻堅智慧。第七屆慈展會將通過國際公益主題研討會、分議題研討會和互動沙龍三大會議模式,深入探討中國扶貧事業發展的前沿趨勢和智慧經驗,為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集結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四是全面匯聚脫貧攻堅的中國力量。第七屆慈展會將以“線上項目眾籌+線下資源服務”相結合的資源對接模式,通過攜手騰訊公益等互聯網募捐平臺,項目路演與扶貧產品推介以及動員招募“專業買家團”等舉措,實現資源的高效精準對接。
五是創新打造精品型、體驗型展會。第七屆慈展會將通過創新展覽展示方式,組建展示設計委員會,開展豐富多彩的展場互動體驗活動等形式,全面提升展會互動性、趣味性、參與性,帶動慈展會從專業型展會向“人人公益、隨手公益、指尖公益”的轉型。
本屆慈展會設置展示交流、研討會議、資源對接和配套活動四大板塊。
1.展示交流板塊:展會主場館將設置脫貧攻堅主題展館、消費扶貧展館、公益體驗館。其中,脫貧攻堅主題展館主要包括深度貧困地區專題展區、企業脫貧攻堅展區、社會組織脫貧攻堅展區,重點遴選展示在脫貧攻堅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的優秀項目、典型模式和創新案例;消費扶貧展館重點展示來自貧困地區的特色農副產品,以及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的扶貧類產品;公益體驗館重點展示科技慈善、金融慈善、生態慈善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創新項目、服務和產品,尤其是展現它們在服務特殊群體和推動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中的創新運用。
2.研討會議板塊:采取“1+N”會議模式,將舉辦一場國際公益主題研討會,邀請國內外關注減貧脫貧的專業力量,交流分享脫貧攻堅的中國實踐以及全球減貧的不同視角。同時,聚焦展會主題,組織開展多場分議題研討會及互動沙龍活動,深入探討慈善力量在助力脫貧、防止返貧和推動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參與機制和模式探索。
3.資源對接板塊:嚴格貫徹脫貧攻堅的精準方略,堅持區域精準、對象精準和服務精準的原則,以“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需求對接為核心,圍繞扶貧項目、扶貧產品、專業人才、技術、信息等慈善扶貧資源的對接需求,整合利用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資源,發揮“互聯網+公益”優勢,在探索采取“線上展示對接”與“線下資源服務”相結合的平臺功能的基礎上,圍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需求,引導更多社會慈善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真正匯聚脫貧攻堅的中國力量。
4.配套活動板塊:圍繞脫貧攻堅的展會主題,繼續舉辦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中國公益映像節等品牌活動,并在展會期間開設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公益體驗和互動活動,強化展會品牌傳播效應,豐富展會核心內涵,培育扶持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激發和帶動公眾參與支持扶貧事業。
據介紹,作為慈展會配套活動品牌之一的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目前已從全國1028個申報項目中評選出“百強項目”和30強“社創板”,關注深度貧困地區和科技扶貧成為兩個突出特點。2019中國公益映像節共征集到全國各地400多部影片,圍繞“看見愛,看見未來”的主題,記錄了中國脫貧攻堅歷史進程中的動人故事和大愛精神。
作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化慈善盛會,慈展會已在深圳成功舉辦六屆,覆蓋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累計吸引8273家機構參展,舉辦各類公益慈善活動1300多場,約100萬人現場觀展,對接項目2234個,對接金額達454億元,培育了一大批慈善組織、公益項目和公益人才,成為展現我國慈善事業發展成果、弘揚現代慈善理念、促進慈善資源對接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