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中國無線電協會業余無線電工作委員會(簡稱CRAC)將于2013年12月21日舉辦“三地烽火接力應急通信演練活動”,本屆活動主要內容是在模擬自然災害狀態下,以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三地業余短波電臺為中心,通過國內各地業余短波電臺與三地主控業余短波電臺在不同波段的直接通聯,研究如何克服省內或近地傳播的越距問題,及利用遠方電臺通過人工間接信息傳遞,實驗三地之間轉信鏈路組成的可能性而開展的實驗和研究活動。藉此為探討“全國短波業余電臺語音應急通信網絡”發展,進行針對性科目的演練。
該活動的舉辦是為了促進我國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在對電波傳播、通訊頻率使用、設備調整、天線架設、越距區外中轉等問題的實踐研究,及提供更多的全國性合作實驗機會,
本次活動由CQ北京(BY1CQ)業余無線電臺俱樂部、天津業余無線電(BY3CQ)俱樂部、石家莊業余無線電(BY3MK)俱樂部聯合承辦及策劃。
雖然現今通信技術發展迅猛,常規公眾通信網絡幾乎已經普及到每一個社區角落,但龐大復雜的支撐系統中的任何關鍵環節一旦受自然災害破壞(如地震),整個通信系統就可能癱瘓,因此它們在突發重大自然災害時常常表現得非常脆弱。即使幸運,基站和光纖等硬件設備沒有被天災摧毀,但災害發生后爆發的瞬時通信壓力往往也會讓公眾通信系統流量飽和,導致通信阻塞。
擁有短波業余電臺和操作維護經驗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分布在我國各個角落,他們善于面對困難靈活運用平時積累的技術和經驗,并且把時刻準備貢獻于應急通信服務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因此成為國家和社會寶貴的應急通信資源。
然而,短波無線電波傳播也有其固有的缺點,由于地波衰減快,天波則只能在低于一定仰角射向電離層時才能被反射,因此在地波或天波可以到達的區域之間會形成一個通信盲區,也叫寂靜區或越距區,由此對近地或省內的救災應急通信造成障礙。由于無線電波傳播易受自然界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人類目前對短波越距規律和克服手段的探索還在不斷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