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支教到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又能給支教老師們帶來什么,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2017年6月17日,美麗中國支教項目(簡稱“美麗中國”)校友會成立大會上,來自教育、公益、政府、高校等各行業的近百位往屆校友從各地趕來見證參加,一起回顧了過往兩年支教生活對于自己的職業影響,期待著未來能在校友會中發揮更多作用。
校友作為機構寶貴的資源,校友會的成立未來將更系統化正規化的聯結規模越來越大的校友群體,并在機構的管理下加強校友與美麗中國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從機構的角度進一步幫助校友們在各個領域對教育均衡化發展形成長期關注和持續貢獻。
美麗中國成立于2008年,是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下設的教育非營利項目。美麗中國輸送有教育理想的優秀中國青年到教育資源匱乏地區,從而改善當地學生的教育現狀;同時提供平臺和支持,以實現青年的自我提升,并使他們對教育均衡化發展形成長期關注和持續貢獻,成立九年來,美麗中國共為云南省、廣東省、甘肅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220多所中小學輸送了超過1000位項目老師,影響著超過330,000學生人次,累計教授超過1,140,000節課。
首屆美麗中國校友會常務會會長、如今就職于賽富投資的趙奕表示,美麗中國的支教經歷直接影響了他的現在:“我現在的工作是每天要面對不同的創業者。美麗中國的這段經歷,給了我挖掘夢想的力量。支教中,我鼓勵孩子們去找尋自己的夢想,而且我相信鄉村孩子們大大小小的想法中,一定蘊含著可以震驚世界的夢想,我要讓這些夢想觸手可及。并且我也夢想有一天,我可以為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們的夢想投資。”
論壇對話環節,校友們也紛紛表示,美麗中國的支教經歷和成長為自身的職業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促進。就職于VIPKID、知乎、教育部等眾多知名機構的校友們在論壇對話中提到,支教這兩年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成長期,極大鍛煉了克服困難的能力、溝通能力、影響力,提升了綜合素質,也堅定了未來想要從事的方向。“美麗中國長期影響力部門將會負責校友會工作,持續為校友們提供服務和支持。”趙奕補充道。
校友會成立大會唱起了一首名叫《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歌,2011-2013屆校友、任職于友成基金會的趙雪玲介紹說:“這首歌伴隨我們度過了兩年支教中的酸甜苦樂辛酸,總是能給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當晚,主唱樂隊“逃跑計劃”成員毛川在演唱會現場表示:“美麗中國讓這個社會更美麗,讓優質教育的半徑變得更大。”
美麗中國負責人說:“看到美麗中國的校友們在教育、公益、金融、媒體、國家教育部等諸多領域的多元發展,聽著他們對教育、公益的領悟和分享,深刻感受到所謂‘美麗中國’正是由他們組成,由他們引領,因他們而發光;更感動于即使散布在不同領域做著不同的職業,他們對教育均衡發展的持續關注和投入,讓我們始終有著團結在一起的力量。”
基于美麗中國項目多年來的一線教學實踐,立德未來基金會以美麗中國項目為核心,于2016年完成了幾項重要的舉措,包括與云南大學聯合成立了農村教育研究中心,在云南楚雄建立了教育均衡發展示范區,并在示范區內以政府委托辦學的方式承辦了第一所美麗小學,學校的管理團隊和教師隊伍全部由校友擔任,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齡最低,學歷最高的農村教師隊伍。
成立九年來,美麗中國共有579位校友活躍在教育、公益、政府、高校和各類商業機構中,持續關注中國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美麗中國堅信,中國教育資源均衡化的發展,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更需要優秀人才的注入,持續為中國教育行業輸送和培養優秀人才,是美麗中國一直探索的方向。
(高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