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徐輝
2017年12月12日,憑借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尤其是在2017年環保領域的優異表現,廣汽豐田通過2017年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評審會制訂的嚴格考核指標,再次獲得由《公益時報》社主辦的2017年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企業”獎。
廣汽豐田主要在環保、教育、安全、社區四大領域,開展系列可持續的社會責任項目,也已經連續數年獲得《公益時報》社“卓越企業”的獎項。縱觀整個2017年,廣汽豐田繼續在四大領域深耕的同時,在環保領域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
持續模式創新
2017年5月19日,廣汽豐田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廣汽豐田的車主、員工、經銷商以及大學生志愿者等,在云南云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啟動“云南云龍自然保護項目”,保護當地珍貴的生態資源。“云南云龍自然保護項目”的啟動,是廣汽豐田十年環保路上的一次重大創新。
作為一家已深深扎根于中國市場的企業,廣汽豐田的環保事業也幾乎伴隨了其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在環保公益的路程上,廣汽豐田已經前行十年。如何更好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廣汽豐田一直在積極思考、探索和實踐的問題。十年里,廣汽豐田始終堅持從自身做起,用心探索與改善環保公益的新形式和新成效,追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終極目標,持續進行著環保模式的創新。
“云南云龍自然保護項目”的實施地——云南境內的云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擁有多種珍稀物種資源,更是發現滇金絲猴足跡的最南端區域,但是2014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大片的云南松林,打破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平衡。
為了恢復當地森林植被、守護自然家園,廣汽豐田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設立了專項公益環保基金,在保護區內開展多重效益森林恢復、科研監測、社區發展及自然教育等相關工作,形成科學、有效、兼顧多重效益的森林恢復方案和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并且希望能夠發揮示范效應,在更大范圍持續推廣,為更多地區生態恢復和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貢獻力量,形成可自然循環的和諧生態體系。
同時,該項目以行業首創的情景學堂式創新公益模式,由車主、大學生、媒體、企業員工志愿者等多方人士親身走進云龍天池自然保護區,以大自然為學堂,認識自然,了解自然,并共同投入到當地的生態學習和植被恢復中。
而針對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居民在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生態保護過程中相應犧牲不少發展經濟的機會的問題,未來,面向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廣汽豐田將探索更多的形式,如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在保證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種植經濟農作物,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此次創新的“云南云龍自然保護項目”將成為廣汽豐田環保公益的全新起點。未來,自然保護項目將攜手更多人,為更多地區生態恢復和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貢獻力量。
攜手公眾共進
自然保護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社會公眾長久關注,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公益效應。面對企業公益力量單一的現狀,在“云南云龍自然保護項目”中,廣汽豐田繼續對公眾進行自然教育。
廣汽豐田以自然教育為重點,讓公眾在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過程中關注環保。在項目啟動當天,廣汽豐田帶領同行者考察了火燒跡地,讓大家親身感受當地亟待恢復的生態環境。隨后還來到大浪壩草甸和天池周邊等地,通過對當地動植物觀察以及保護區工作人員生動的現場講解,學習了解森林和濕地的生態功能等知識。
通過與自然的近距離接觸,實現參與者真正的感受自然、認識自然、了解自然,進而更好的“用心”保護自然,這就是廣汽豐田面向公眾開展自然教育的核心出發點。
在2017年9月,廣汽豐田開展了“森呼吸·走進大自然”環保讀書會活動,再次帶領公眾走進大自然這個最大的課堂。同時,將讀書及自然教育體驗課程相結合,讓活動參與者對環保有更生動、更深刻的了解,并以此為契機,吸引更多的人去關注環保、堅持環保。
此外,在2017年12月10日,廣汽豐田更攜手拙見在廣州正佳廣場演藝劇院開展了一場“自然而然”環保分享會。眾多自然環保大咖親臨現場,分享他們與自然“不得不說”的故事,并針對環境保護話題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為熱愛自然、關注環保的500多位觀眾帶來了一場難忘且發人深省的自然環保盛宴。
同樣有別于傳統的環保活動,此次“自然而然”環保分享會,廣汽豐田希望通過以思想分享的方式搭建起公眾與自然的橋梁,一起認識自然之美,引發對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關注和思考。通過參與分享會,現場觀眾不僅真正的感受自然、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更對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體會——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每一個的責任,這也是廣汽豐田一直倡導的理念。
生態保護需要每個人的關注與努力,在未來,廣汽豐田表示將不忘初心,以企業的身體力行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并攜手社會公眾一起筑造和諧共生的生態社會繼續努力。
十年不斷前行
回望環保公益路,廣汽豐田已堅持十年。十年間,廣汽豐田始終堅持從自身做起,用心探索與改善環保公益的新形式和新成效。
從2007年開始,廣汽豐田持續專注于改善企業的環保公益實踐。為“構建中國NO.1環境企業”,廣汽豐田將環保理念融入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全面實現了低碳產品、低碳工廠、低碳銷售渠道“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構筑起一條從工廠生產、渠道銷售到零部件供應的100%全渠道綠色產業鏈。
同時,積極響應國家的新能源政策,廣汽豐田優先導入豐田全球先進的混合動力技術,生產以“雙擎”為代表的全綠色產品,實現低油耗、低排放、低噪音、高動力的“三低一高”標準要求。
在公益環保領域,廣汽豐田充分利用企業環境館、社區內特有生態環境,面向公眾開展自然教育活動,提升公眾的自然保護意識。同時,立足所在社區廣州南沙,積極開展植樹、增殖放流等環保活動,推動社區環境的美化與維系海洋生態平衡。據統計,廣汽豐田過去10年間,包括南沙植樹、東江植樹等公益項目,共植樹超25萬棵。同時,截至去年,累計在南沙海域開展了11場增殖放流活動,放流魚蝦苗超過3000萬尾,有效提升珠江水域水生生物保有水平,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了漁業可持續發展。
廣汽豐田公益·環保行動并不止步于此,在請第三方對企業自身的環保公益項目做了徹底的調研報告后,廣汽豐田決定要尋找一個具備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公眾效益和可復制性的環保項目。“云南云龍自然保護項目”應運而生,實現了廣汽豐田環保項目的全新升級和創新。
從廣汽豐田在廠區營造“綠色工廠模式”,到社區倡導“綠化環境”,到省內推動“植被保護”,再到國家自然保護區開啟的“自然保護計劃”,十年用心深耕,已經形成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由地方到全國的“立體自然保護體系”。
隨著廣汽豐田“立體自然保護體系”內容的不斷豐富,環保已經成為廣汽豐田公益版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秉持“用心關注每一個人”的理念,廣汽豐田每年都對以往公益項目進行總體評估,并在評估的基礎上,針對社會需求的發展變遷和自身的實踐經驗,圍繞五個方面(環保、安全、文化教育、社區發展、賑災)制訂相應的計劃,做到用心關注每一個需求。
廣汽豐田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中,主動調動內部資源進行配合,更積極地攜同熱心公益的員工、車主、合作伙伴、社會各界人士切身進行社會責任實踐,積極踐行“美好共筑,微笑共贏”的社會責任理念,攜手各利益相關方共筑美好生活,積極贏取利益相關方的微笑。
(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