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平均每筆9分錢的小公益,一旦有2.66億人次參加,就會匯聚成為總額2513.8萬的大公益。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對外公布了其公益平臺2013年匯聚買家和賣家力量募集到的善款數額。
這份公益數據報告還顯示,2013年,阿里公益平臺幫助公益組織籌集善款突破1億,阿里集團對外捐贈金額超過8100萬。在自行捐助和平臺籌集方面比上年均有大幅增長。
3個 ”1億”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的數據,2013年,阿里公益對外捐贈金額達到8119萬元,比2012年的854萬元有超過8倍的增長。同時,阿里巴巴公益交出的2013年報告首次出現了3個“1億”:阿里巴巴平臺幫助公益組織籌集的善款突破1億;首度出現了公眾捐贈筆數超過1億的單個公益項目;淘寶公益廣告聯盟上線半年時間,獨立訪問數超過1億。而在2012年,整個互聯網的公益籌款總額才剛過1億。
從參與人數來看,依托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優勢,阿里公益目前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力。根據其公布的數據,2013年,在阿里巴巴推動下,阿里平臺有53.1萬賣家通過平臺的“公益寶貝”,參與了2.66億筆公益交易,筆均9分,籌款2513.8萬。也就是說,參與阿里公益的人數有2.66億人次,如果按照每人一年參與一次公益捐助的頻次來計算,每5個中國人當中就有1個通過阿里公益完成了捐贈。
此外,圍繞水保護,阿里還推出了環境保護特色項目。例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推動的水環境保護項目已經從杭州擴展到了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浙江、云南等省,阿里巴巴溯源行動和水公益廣告大賽也已經在全國展開。
“平臺”VS“自捐”模式
正如電商行業里存在“平臺”和“自營”模式,在阿里巴巴公益項目中,也分為平臺募捐和集團自行捐贈兩種方式。平臺募捐方面,阿里試圖幫助公益組織在互聯網平臺上成長,通過更加簡單、有趣的方法走近消費者,以便逐步形成透明、開放的公益氛圍。這一方式獲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13年年底,已經有近300家組織“落戶”淘寶,為平臺用戶提供者數以千計的公益選擇。同年度,阿里巴巴作為公益平臺籌集的善款獲得了可觀的規模:在阿里公益平臺上開店的公益組織店鋪成交額為46,791,400萬元、公益寶貝籌款額為2513.8萬,兩項總和與阿里巴巴集團自行捐款的規模幾乎相當。
在推行公益項目時,阿里巴巴充分結合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扶持公益組織、弱勢群體成長,提供更多的公益參與可能,推動平臺用戶廣泛參與:公益寶貝、創業公益通道、魔豆愛心工程、公益分銷、云客服、聾人設計師、肢殘審圖員……阿里巴巴相關人士表示,喚醒公眾的良知,用商業的力量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是阿里巴巴集團一直在探索并堅持的方向。
2013年,除了推動賣家直接進行公益捐助,阿里創新出了公益廣告聯盟,通過平臺的廣告系統為公益帶來點擊流量。據阿里人士透露,阿里希望以人人參與的方式,豐富商家公益參與方式,解放官方廣告資源。同時,充分利用官方閑置廣告資源,增強效果。自2013年3月29號阿里公益廣告聯盟上線以來,其參與人次累計超過4.4億,直接吸引捐贈超過4.7萬元。
在捐贈方式上,互聯網公司身份也使得阿里具有特別的優勢。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公司支付寶提供了一種新型的、便捷的捐助渠道——免費的在線募款通道E公益平臺。這個最早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時開通的網絡捐款通道,在隨后被逐漸完善:支付寶love頻道、手機捐贈、積分捐贈等。
公益“由內而外”
對一個擁有2萬多名員工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來說,公益“由內而外”的推動模式值得其他企業借鑒。
數據顯示,在2013年的捐贈總額中,阿里內部公益捐贈(即阿里員工捐贈)數額為373萬元,占到總體捐贈額的4.6%。2012年員工的捐款總額為49萬元,以此推算,2013年比2012年有近7倍的增長。
阿里巴巴對員工的公益活動素來支持鼓勵。在四月份的公益月活動上,馬云親自到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參與活動。為了讓阿里人了解公益并便捷的參與公益, 2013年6月18日,內部公益網站益起來(17lai.org)網站上線,有74%的阿里員工訪問網站。9,009人(14,040人次)參與267個公益活動, 占到全公司員工的近半。
對公益的支持,阿里開始從單方向的“鼓勵”,變為可“變現”的雙向互動。據了解,在阿里巴巴,參加公益活動累計的時間,即“公益時”,進行兌換之后捐贈或者換取禮物、停車位等。例如,阿里人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實際發生的時間(路途時間除外),被稱為“公益時”,即1個小時的公益時間為1個公益時,每1公益時由阿里出資30元,員工可以進行公益捐贈、參加公益活動機會、兌換公益禮物等。推出這個小工具后,員工參與公益活動的熱情被“公益時”激發出來,目前,網站上沉淀的公益時為17,386.7個,相當于積累了50多萬元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