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語錄: “一個好的企業與一個偉大的企業區別在于,一個好的企業能為顧客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而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能為顧客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還竭盡全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在30多年的創業發展歷程中,四川宏達集團(以下簡稱“宏達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劉滄龍,帶領宏達集團踐行“宏則龍騰滄海,達則兼善天下”的企業使命,在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和光彩事業,努力樹立良好企業公民形象,實現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
劉滄龍帶領宏達集團投身慈善公益事業,重點體現在回報衣食父母,反哺母親產業,關注三農問題,促進創業就業和社會經濟和諧發展。10余年來,宏達集團在參加光彩慈善事業、社會捐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捐資總額已超過8億元。
僅2016年,宏達參與新農村建設、3個精準扶貧項目、助學等慈善公益活動,共計捐款金額3550余萬元。包括什邡市新農村建設,“傳遞愛心、溫暖童心”、精準扶貧產業幫扶物質發放慰問活動、岳池縣北城鄉高木橋村援建扶貧、“百企扶貧項目”等,累計實現幫扶村4個,幫扶戶249戶,幫扶困難人口2979人,自助貧困學生1000余人。
劉滄龍一直有一個夢想,他希望,城鄉全面小康和社會和諧協調能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主題。“因為在中國,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農業是我們的母親產業。只有城鄉統籌發展,社會和諧小康,才能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30多年發展中,堅持做到了“一無四不”。一無:沒有一個合作者因為與宏達合作而受到坑害,損失利益;四不:宏達絕不拖欠員工工資、供電局電費、銀行利息,從未有過一筆逾期貸款。
而宏達的企業文化被濃縮為一句話:宏則龍騰滄海,達則兼善天下。“優秀企業在立足自身的同時,更應兼濟社會。宏達集團鐵肩擔道義,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用行動倡導誠信公平;只有根植沃土、致富思源,方能促社會、企業與個人和諧共進”成為宏達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準。
慈善,被視作宏達自上而下的重要文化,不論高管還是職工,都被鼓勵要有慈善之心。“為什么說是應盡的責任呢?一個人當中你追求的是什么?就是價值的體現,說白了就是你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從宏觀上來講,一個人對國家為社會多做點事。從個人來講就是怎么樣體現自己的價值。有些人他做的多一點,有些人做得少一點,這個東西就根據自己的能力。人說一看別人捐幾十萬什么的,但是我捐幾十塊錢我覺得沒有面子,其實中國人整體來講不是很富裕,但是他們非常愿意做善事,中國各行各業做慈善的人不比西方各行各業的人少。”劉滄龍說。
劉滄龍認為,光彩慈善事業是一項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事業,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是促進實現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的有益實踐,是面向西部開發,消除貧困,促進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在30余年的創業發展歷程中,劉滄龍積極實踐“宏則龍騰滄海,達則兼善天下”的企業使命,在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光彩慈善事業和社會捐助事業,努力樹立良好企業公民形象,實現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
在注重慈善的同時,劉滄龍還積極致力于在少數民族地區投資,帶動落后地區經濟發展。近十年來,通過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就業培訓、公益捐助等形式,在西部地區投資興業,帶動和促進更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通過科學規劃、規模開發、綜合利用、綠色生產,把當地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為當地財政增收、百姓就業、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王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