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辦公室兼項目部主任陳立元
陳立元,中級社工師,于2013年懷著一顆公益的心,從一名醫生跨界成為一名社工,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嘗試和探索。6年的時間,她在踐行公益的社工路上,一直秉承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堅持“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則,注重賦能,六年如一“不忘初心,腳踏實地”,以專業服務解決社會問題。在頂層設計上占位高,工作中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聚焦問題瞄準靶向精準發力,成績突出,在北京產生較大影響。
注重黨建引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將服務下沉到社區,策劃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跟黨走”“社工助力社區黨建工作研討會”等活動,進一步激發黨員服務群眾的工作熱情,在增強黨員帶頭作用和黨性意識的同時,促進社工機構技能的提升,引領社工機構健康有序的發展。
注重專業化提升和本土化的發展,策劃組織開展“社工實務演繹大賽”,京、滬、粵、港、青、蒙社工500余人齊聚一堂,進行社會工作經驗展示交流,“北京代表團”取得很好成績,彰顯了北京社工形象。通過六地交流展示,取長補短,進一步為社工事業塑造品牌形象、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產生巨大影響,對推動北京本土社會工作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社工晉升通道,《社會工作督導人才培養體系建構研究》項目,對北京社工督導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工作,以及完善社工督導人才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注重理論和實務的結合,組建“百名青年社工講師團”開展“優秀社工走進高校講堂”活動,陸續在北京大學社工系、天津南開大學社工系、石家莊大學社工系等京津冀20余所高校進行實務分享,完成30多場優秀社工走進高校講堂活動,直接收益學生2000多人。這些活動既有嵌入特定課堂的針對性的實務講解,也有針對特定群體的實務經驗分享或職業經驗分享。對社會工作這樣一個實踐性特別強的特殊學科,讓學生在校期間就不斷的接觸實務、了解實務,對社工專業學士的學習、成長及對同社工行業的整體發展都及其重要。
注重行業組織的凝聚,“五航”社工人才培養計劃目前已成為北京地區社會工作教育培訓的品牌項目,“五航”即對機構負責人進行“領航”培訓;對機構總干事進行“遠航”培訓;對新建立社工督導的種子團隊進行“導航”培訓;對新入職的社工進行“啟航”培訓;對跨界社工人才進行“引航”培訓。本項目目前直接受益機構300余家,直接受益4000余人次。通過培訓很好提升社工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
注重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積極參與扶貧工作,穩步推進社工助力新農村建設。督導的全國第一家農村黨支部書記掛帥的農村社工機構,北京市大興區益民農村社工事務所。截止目前已開展體察民情民意情況調查、義診活動、全民K歌活動、捕魚文化節、四點半課堂等多項系列公益活動,目前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已由趙莊子1個村,輻射到周邊5個村。探索統一服務、統一管理的農村社會工作規范化管理模式。已成為北京地區“社工助力新農村建設”的典范。
注重積累腳踏實地,累計服務時長10000多小時,開展團體督導40多次,個別督導300多小時,考核評估青年匯活動200多場,考核評估社區青年匯項目100多個,資源開發20多個,組織培育50多個,批改小組及活動策劃書500多份,對團隊專業水平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注重跟蹤問效,在工作中求實、求細、求活、求新、求快。“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六年來,一直堅守在社工崗位上“不忘初心,腳踏實地”,目前已撰寫修改案例100多篇,是《都市青少年專業服務新模式(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北京社工優秀案例集》《北京社工群芳匯》《北京社工故事集》《北京社會工作者會刊》《青年社工講師團手冊》《社區青年匯項目模板》《社區青年匯品牌項目案例集》等刊物的編委之一。她用文字將社會工作者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文字記錄,以及受助者回歸社會、找回自己的心路歷程的過程記錄記載下來,希望能與從事、關心、支持社工行業的同仁一起學習、一起分享、一起成長!共同推動社會工作行業發展。
跨界激發我們的潛能,堅守成就我們的理想,在未來的路上,成立元將不忘初心,不負韶華,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影響更多的人成為“改變社會的種子”,成為促進社會工作行業發展的人才,成為推動社會創新的中堅力量!
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陳立元
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