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社工11年,她用青春踐行公益理念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距離服務對象越近,才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服務需求,傾聽到他們真實的聲音。我總是盡力去走訪每一個社區,走進每一個家庭,與更多人對話,因為我知道那里有我無法逃避的責任所在。
——北京協作者社會工作者/王立宏
人物簡介:
王立宏,社會工作師,中國共產黨黨員,河北人,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教育倡導部主任。畢業于長沙民政學院社區服務與管理專業,榮獲國家獎學金。2008年正式加入北京協作者,從一名一線社會工作者,成長為一名兼具專業服務、教育倡導、項目管理、組織培育管理經驗的成熟社會工作者。先后榮獲北京市社會領域“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協作者“第六屆首都最美社工”、東城區東四街道“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首屆“幸福家庭DV大賽”三等獎。
個人經歷:
在過去的11年時間里,她用腳步丈量服務的每一個社區,被同事稱為社區走訪的“活地圖”;她用影像記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她用文字傳遞服務群體的聲音;她用多年扎實的專業實踐經驗指導社區工作者和社區社會組織能力提升。
在流動兒童的眼中,她是孩子們眼中的可愛“立宏姐姐”。她用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開展成長小組,和孩子們一起感悟游戲的魅力,體會繪畫、讀書、手工制作、文藝創作的精彩。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她走進孩子們的內心,做孩子的知心姐姐,傾聽他們成長的快樂和煩惱,傳遞公益理念和志愿精神。第一批服務的流動兒童即將從職業高中畢業,當時調皮的兒童如今已成長為志愿者繼續參與公益。2015年春天,由她培育起來的青少年志愿者余曉雪作為中國公益青少年代表與來訪中國的英國威廉王子對話。2016年,曉雪在持續參與北京協作者志愿服務后,應聘北京協作者,并成為一名公益青年,為北京市4000家社會組織服務。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她在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基礎上,用影像和文字傳遞“助人自助”理念。2013年,她用一臺手持簡易攝像機拍攝了反映社會工作者照護社區空巢老人和社區流動兒童的專題紀錄片,從撰寫腳本到拍攝取材,再到后期剪輯,非專業人員的她摸索嘗試制作的短片在全市200多部紀錄片中脫穎而出,榮獲“北京市首屆幸福家庭DV大賽三等獎”。同時,她參與了北京協作者《你在他鄉還好嗎——一份來自民間視角下農民工幸福調查報告》《他們也是父母——子女對中國流動工人影響研究報告》《北京市社會組織人才激勵和保障制度研究報告》等專題研究工作。
2013年,在多年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和教育倡導工作經驗基礎上,她在北京協作者團隊支持下,主持北京市首批“三社聯動”試點項目。項目開展兩年多以來,實施了8 個社會工作重點示范項目,推動該地區以“三社聯動”工作機制實施開展8個個社區自管項目、41個社區公益金項目,并成功支持該地區獲得15個市區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東風地區“三社聯動”工作開展近400次專業服務活動,使27000余人次的居民受益,并培育指導100余位社區社會工作者,30 余位主責社會工作者獲得社會工作專業能力的提升;推動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發展,培育孵化地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立,推動地區78個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獲得國家民政部、北京市民政局、朝陽區農委等各級領導的認可,以及社會工作者、社區居民、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的肯定,同時獲得來自《中國社工雜志》、北京電視臺、京華時報、新華社等媒體的20余次專題報道。
11年來,王立宏從一名社會工作畢業生成長為專業社會工作者,始終堅守在社會工作實務前沿,在直接服務的基礎上,很好地掌握運用了倡導手法,具備了綜合性的專業服務能力。她深入社區服務孤寡老人和流動兒童及其家庭,并且將困難群體的需求和聲音通過文字、影像傳遞給社會。
11年來,她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社會工作視野,她便是用青春踐行“助人自助”理念的社會工作者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