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潔
近日,由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與蓋茨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結核病媒體倡導項目”在京啟動,來自四十余家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齊聚北大校園,接受了一次關于結核病醫療常識與政策的密集培訓。
如今,結核病已經超越艾滋病,成為世界上傳染病第一大“殺手”,出席本次訓練營的世界衛生組織駐華副代表斯堪諾博士在會上指出。盡管全球結核病疫情嚴峻,但與艾滋病等其它傳染性疾病相比,結核病在社會上卻缺乏相應的關注。
培訓會上,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的流行病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結核病防控中心的主任助理張慧博士與蓋茨基金會的結核病高級項目官桓世彤先生分別介紹了中國的公共衛生體系、中國結核病政策與結核病防控技術進步等情況。
我國是結核病大國
在世界范圍內,結核病的防控雖然取得了顯著進步,但總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于去年10月發布的2015年全球結核病年度報告,結核病以年死亡150萬人這一數字,一躍超過艾滋病,成為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傳染病。 2014年,全球共有960萬例新發結核病,中國新發結核病93萬例,約占世界數字的十分之一,緊隨印度與印度尼西亞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中國不僅是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之一,同時也是耐多藥結核病高負擔國,與印度、俄羅斯一道,位列世界前三位。耐多藥結核病治療難度高、療程長、治愈率低,不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更成為病人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據蓋茨基金會的結核病項目官桓世彤介紹,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低于30%,這個數字甚至低于大多數癌癥的五年存活率。復旦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國大多數耐藥結核病患者為直接感染,如何遏制耐藥與耐多藥結核病的廣泛傳播,已經成為世界結核病防控需要亟待研究的新課題。
6個月治愈率達90%
結核病古稱“癆病”,在許多人眼中,是一種不治之癥。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只要遵循醫囑按時服藥,結核病六個月的治愈率能夠達到約90%。結核桿菌能夠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開窗通風與避免隨地吐痰是預防結核病的最佳途徑。由于結核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許多人聞“癆”色變,避之不及,其實只要經過2-3周的藥物治療,結核病病人就不再具有傳染性,可以進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接觸。為了有效的抗擊結核病,中國實施結核病患者六個月免費治療的政策。如果有咳嗽、血痰或者發熱等癥狀,病人應及時去醫院進行免費排查。
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富貴病”不同,結核病是一種典型的“貧窮病”。在我國,結核病在農村的發病率高于城市,西部地區的發病率高于東部地區。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一項調查,超過66%的結核病患者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全國人均純收入水平的60%。結核病帶來的經濟負擔,往往使這些家庭的經濟條件雪上加霜。由于居住擁擠、衛生條件差、勞動強度大等等原因,農民工也往往是結核病的高發群體,需要得到政府的進一步重視。
結核病防控中心主任助理張慧博士介紹,在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與人口老齡化趨勢背景下,我國結核病防控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戰。同時,糖尿病與結核病雙重感染的情況不容忽視,因為糖尿病患者基數大,這其中的潛在患者也會更多。如何遏制糖尿病/結核病雙重感染,也成為我國結核病防控工作的新挑戰。
每年新發結核病近百萬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我國結核病的死亡率與發病率都有了大幅下降,但每年新發結核病近100萬的數字,依然提醒著我們,面對結核病的戰役還遠未結束。相反,一旦在結核病防控方面掉以輕心,結核病就很可能卷土重來,肆虐一方,屆時全社會都將為疾病付出巨大的代價。
北京大學結核病媒體訓練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旨在加深記者對結核病防控緊迫性的認識與提高媒體在這一議題上的報道水平。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健康時報等媒體的記者參加了本次培訓。
項目負責人、北大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主任王秀麗介紹,今后還將組織一系列與結核病相關的倡導活動,如大學生結核病微視頻大賽與結核病報道傳播大獎評選等活動,進一步推動社會上的結核病防治倡導,提高公眾的結核病防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