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1月28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正式對外發布“2015中國捐贈百杰榜”。入榜人員總計捐贈128億元,最高入榜捐贈額為29.27億元,最低入榜捐贈額為1200萬元,其中年度捐贈總額超過(含)1億元的24人,與2014年度持平。
何巧女居榜首
人員更替大
北京東方園林生態股份有限公司何巧女因承諾捐贈個人持有的7630萬股東方園林公司股票(價值29.27億元)位居榜單第一,是該榜單自2011年發布以來首個位列榜首的女性,同時也是首個捐贈額度超過10億元的女性慈善家。
此外,共有15位女性慈善家登上了中國捐贈百杰榜,遠高于歷屆人數。其中包括多次上榜的何巧女、楊惠妍、孟麗紅、許淑清、張茵等人。從捐贈金額上看,何巧女、楊惠妍、林惠英、吳小蘭、呂征和陳玉梅六人的捐贈規模均達到1億元。
另一方面,2015年共有9位上榜人以夫妻名義進行捐贈,比2014年增加了4位,其中楊建文與林惠英夫婦、李平與呂征夫婦、張漢鳴與陳玉梅夫婦捐贈規模均達到1億元以上。
原騰訊創始人陳一丹因捐贈20億元建設武漢學院位居榜單第二,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承諾未來五年捐贈10億元,位居榜單第三位。
本年度也成為百杰榜發布以來人員更替最大的一年,相比2014年百杰榜,本次榜單含有82位新上榜人員。
房地產行業第一
廣東人數第一
在所有上榜捐贈者中,以主營業務為主要判斷標準,捐贈者分布在15個行業。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個人或家族數量為21個,雖然繼續位居所有行業第一,但相比2014年度減少了40%;制造業企業經營者人數為18人,位居第二;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互聯網行業以14人入榜,位居第三;位居第四位的則是共有13人入榜的金融行業。
相比2014年度,房地產和制造業人數顯著下降,但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行業和金融行業的入榜人數明顯增多,這也反映了中國財富的更加多元化。
入榜者所在的企業總部(個人來源)分布在全國17個省級行政區。從入榜人數看,廣東繼續以24位入榜者位居第一,再度成為出產大額捐贈者最多的地區;北京以20人入榜,位列第二,相比去年顯著增長;上海和浙江分別以11和10人位居第三和第四位。
從捐贈總額來看,北京因何巧女、李河君和盧志強的3筆大額承諾捐贈共計59億元的成績排在捐贈額度第一。排在捐贈總額第二、第三的地區分別是廣東和浙江,捐贈總額分別為34.70億元和10.48億元。
從各省人均捐贈額來看,遼寧因為2015年度只有大連萬達入榜,因此以3.60億元的平均捐贈額位居首位,北京和廣東則以人均入榜捐贈額2.95億元和1.45億元位居第二、三位。人均捐贈上億元的省級行政區達到了7個。
八成捐贈流向基金會
高等教育受青睞
從捐贈投入領域來看,在境內機構部分,基金會整體接收捐贈金額占比80.9%,其中高校基金會接收捐贈總額超過60.84億元,接近榜單統計全部捐贈量的一半;非高校基金會緊隨其后,接收了33.44%的捐贈,總額將近43億元;全國各級政府接收了11.25億元捐贈,占總額的8.78%,其中縣級以下政府接收款項最多;而各級慈善會在本次統計中接收的捐贈數額為5.78億元,占比4.51%,僅略高于其他國內公益組織。
由于今年沒有大額的境外捐贈,境內各大專院校、基金會和各級政府接收捐贈總額及占比均有明顯上升,其中大專院校仍是接收捐贈的主體。但同時,各級慈善會和中小學接收的捐贈數額與2014年接近,占比依然較少。
與之相對應,高等教育成為最受青睞的捐贈方向。在2015年的大額捐贈中,約有61.72億元善款投入高等教育領域,用于高校建設、獎學金、助學金等項目,占捐贈總額的48.17%;近42億元捐給了各類慈善機構,并未限定所使用的領域,這部分捐贈占總額的32.75%;投入生態環境的捐贈有11.15億元,占總善款的8.70%;投入中小學建設和各類助學工程的基礎教育領域捐贈額度約為5.87億元,占總額的4.58%;扶貧領域獲得的捐贈額度超過4億元,占總額的3.46%;另有將近9000萬元投入大病救助,占總捐贈額的近0.70%;其余領域吸納的捐贈額較少,合計約2.10億元,占捐贈總額的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