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 本報記者 皮磊
在汶川地震發生十年、蘆山地震發生五年之后,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已有大幅度提升,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也逐步恢復。其中,大量企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蘆山地震發生后,蘋果公司共計捐贈5000萬元善款,是當時捐贈額最大的外資企業之一。蘋果公司主要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和壹基金在推進災后援建工作,其中主要成果包括“互聯網+扶貧”項目善品公社,給當地牧民修建的一條“通天之路”以及地震后重建的天全一小。
助力農業生產模式創新
2013年蘆山地震發生后,蘋果公司通過國際公益機構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180萬美元,當時折合人民幣1096萬元,其中500萬元用以資助電商扶貧模式、社會企業善品公社落地,為其提供啟動資金。
雅安市名山區名建獼猴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世忠坦言,最初他們并不看好善品公社模式,但在后來的接觸和實踐中,他們逐漸嘗到了甜頭。
這種模式通過新建或優化合作社,支持小農戶合作,打造規范的品控認證和管理體系,整合營銷推廣,實現“優質優價”。據介紹,善品公社正在開發包含果農個人編碼和信息的追溯系統,以便消費者追溯到果農個人。
截至去年底,善品公社已在四川、云南、山西、吉林等省落地,其中絕大部分是國家級貧困縣、村,直接惠及農戶逾一萬戶、消費者逾10萬人;累計支持農戶實現“觸網”、線上交易額1200多萬元,帶動線下交易額近4000萬元,農戶平均增收700多元。
善品公社首席運營官王光遠表示,蘋果公司為善品公社提供了公益資金和創新理念支持,幫助中國扶貧基金會將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中,有效助力精準扶貧。
蘆山地震后,雅安市寶興縣達瓦更扎當地的基礎設施遭受嚴重損壞。為此,蘋果公司捐贈500萬元,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為當地修建了七條道路和一個灌溉項目。其中,噶日村10公里的上山通道就將往返牧場時間由原來的三天縮短到三個小時,也因此被稱為“通天路”,現在還成了當地一個旅游景點。去年底,嘎日村實現了整體脫貧。蘋果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樣的項目,企業能幫助推進農村現代化,全面改善農村環境。
探索縣域數字化教學
2013年12月,蘋果公司通過國際公益機構向壹基金捐贈資金2525萬元,援助雅安天全一小校園重建,并于2016年6月捐贈價值377萬元的數字化學習硬件設備,幫助天全一小開展數字化學習試點項目。
據天全一小校長楊良兵介紹,天全一小是省重點小學,現有教職員工101名,學生2032名。當年強烈地震發生后,學校校舍建筑物出現嚴重損害,學生們只能暫時在板房教室學習。
該校重建目標是建成具備國內領先水平的抗震減災和兒童全面發展的示范性校園,并為學校及周邊社區人群提供安全應急避難場所。在此過程中,壹基金邀請香港大學建筑系教授王維仁擔任設計師,由他設計了一個可以讓小學生穿梭來往來、自由成長的校園環境,并新建了避災運動場和音樂教室等。
該校重建的另一個目標是探索數字化教學在縣城學校實施的模式。今年4月,蘋果公司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在天全一小用iPad給學生們上了一堂英語課。葛越認為,教育是未來改善社會不平等的最好辦法,她說:“城市孩子們很早就接觸到了iPad這種電子產品,把它送到偏遠地區,讓這里的學生也能接觸到數字化學習模式。”
在今年3月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宣布將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捐贈2500萬元,幫助30多萬名貧困地區學生,以支持和培訓的形式尋找脫貧路徑。庫克在論壇上表示:“教育可以成為世界上創造機會和幫助人們擺脫貧困的最偉大的力量,當我們把學習技術和接受教育結合起來的時候,所有人的未來都會變得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