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 本報記者 高文興
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積極性,以多種形式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優先支持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其中,民政部門將負責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法人的注冊登記。
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亟需填補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落地,許多家庭選擇養育兩個孩子,育幼的壓力隨之增加,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目前,能提供系統照護服務的機構數量不足,服務水平參差不齊,0~3歲嬰幼兒養育支持更是當下備受關注的民生短板。
目前,大多數幼兒園只接收3歲以上的幼兒入園,母親上班后,剩下兩年多的時間里,小孩誰來帶是個難題。
照護孩子,老人累,育兒嫂貴,還不一定能滿足家庭的照護需求。目前,北京育兒嫂每月工資依據學歷和工作經驗從5000元到15000元不等。大部分育兒嫂的學歷是高中,經中介公司短期培訓后就上崗。學歷較高、有一定育兒工作經驗的高端育兒嫂工資通常要1萬元以上。
囿于育兒嫂的專業能力,不少家庭也希望孩子在0~3歲這個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能夠得到更加系統化的專業照護。但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嬰幼兒照護機構無證、無照、無資質,優劣難以分辨。
據了解,目前國家層面對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的建設沒有明確的標準規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上機構的良莠不齊。
社會力量參與成為共識
“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回應了這一熱議焦點。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在國務院辦公廳5月9日發布的這份《意見》中,就體現出了對社會力量參與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極為鼓勵。
《意見》指出,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采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在就業人群密集的產業聚焦區域和用人單位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支持用人單位以單獨或聯合相關單位共同舉辦的方式,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有條件的可向附近居民開放;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依托社區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
對于社會力量進入這一領域的堵點和難點,《意見》還指出應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和支持,如鼓勵地方政府通過采取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等政策措施,加大對社會力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用人單位內設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支持力度。
在《意見》中,還分時間節點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發展提出了總體的發展目標。
到2020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群眾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得到初步滿足。
到2025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
非營利性機構將由民政部門注冊登記
《意見》明確指出,舉辦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機構編制部門或民政部門注冊登記;舉辦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經核準登記后,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備案。登記機關應當及時將有關機構登記信息推送至衛生健康部門。
此外,《意見》還指出要積極發揮群團組織和行業組織的部門協同作用,明確指出,應積極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計劃生育協會、宋慶齡基金會等群團組織和行業組織的作用,加強社會監督,強化行業自律,大力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健康發展。
鏈 接
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部門職責分工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
教育部門負責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人才培養。
公安部門負責監督指導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開展安全防范。
民政部門負責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法人的注冊登記,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城鄉社區服務范圍。
財政部門負責利用現有資金和政策渠道,對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發展予以支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對嬰幼兒照護服務從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予以職業資格認定,依法保障從業人員各項勞動保障權益。
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優先保障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的土地供應,完善相關規劃規范和標準。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和設施,完善相關工程建設規范和標準。
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組織制定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規范,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負責嬰幼兒照護衛生保健和嬰幼兒早期發展的業務指導。
應急管理部門負責依法開展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場所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
稅務部門負責貫徹落實有關支持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法人的注冊登記,對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飲食用藥安全進行監管。
工會組織負責推動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
共青團組織負責針對青年開展嬰幼兒照護相關的宣傳教育。
婦聯組織負責參與為家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計劃生育協會負責參與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宣傳教育和社會監督。
宋慶齡基金會負責利用公益機構優勢,多渠道、多形式參與嬰幼兒照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