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第二屆慈展會剛剛在深圳落幕,3天72小時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公益組織以及相關方方面面的機構與人士齊聚一堂各自精彩,他們究竟是如何與這場公益界最大的年度盛事發生親密接觸的?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場感同身受的盛事?請跟隨《公益時報》特派的采訪小組,親歷慈展會72小時。
2013年9月21日,上午9點,在上千名深圳市民的同聲倒數聲中,第二屆中國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以下稱“慈展會”)正式開幕。
時隔一年,帶著對首屆慈展會的記憶,又一場中國公益的全新展示盛大上演。3天72小時,雖然前有中秋留守家中的考量,后有臺風“玉兔”登陸的威脅,來自全國各地的公益小伙伴們還是以潮水之勢占領和堅守了深圳會展中心。
對于他們所有人來說,慈展會不僅是進行資源對接的一處前沿陣地,更是不容錯過的年度盛大派對。
從簡,融合
“開幕式幾點?在哪兒?”今年的慈展會是在參展人群這樣的交頭接耳聲中拉開帷幕的。沒有鮮花、沒有紅地毯,也沒有領導講話和剪彩,千名市民在開幕前的倒數已經是今年對慈展會的最大禮遇。“在經費使用方面,力爭把每一分錢都花在群眾身上,所以我們決定取消開、閉幕式,把資金使用傾斜到草根組織、貧困地區。”這是深圳市民政局局長杜鵬給出的答案。
公益小伙伴們在排隊涌入展館后迅速投入陣地,觀展者則立即被琳瑯滿目的展區所吸引。“氣氛熱烈、功能性強”是一些參與者的評語。
與首屆有所不同,今年主辦方整合了去年的三個展館,將舉辦地點放在了會展中心最中央的1號展館,可謂是在“從簡”政策下對慈展會的高度重視。與首屆展會上部分展區和展位“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情況相比,今年讓不同類型機構在同一展館統一參展的設計也使得各路參展方在三天內緊密地相互交流,使得參展人群更加集中。“會場氣氛真的很好,各個公益機構之間、公益機構與嘉賓間都有比較好的交流。”一個名為“拍好廣州”的參展公益機構負責人這樣對《公益時報》記者說。
雖然期間深圳遭遇臺風的“檢閱”,但展會現場三天內的大部分時間都呈現人頭攢動的場面,許多設計了互動功能的展位更是忙壞了參展的工作人員。
展館中心地帶的生態公益展區吸引了眾人的眼球,連各參展方的工作人員也忍不住在這一展區流連忘返。這片1500平方米的整體包裝區域,創造了中國展覽史上最大的開放展區。在這里,既有零廢棄主題館的13家公益機構給觀展人群帶來的將各種家庭垃圾變廢為寶的生活奇招,也有三江源保護館提供的野外紅外攝影機體驗、狼爪模型制作等活動,更有濕地保護館為小朋友帶來的大型人偶、動物拼圖、憤怒的小鳥等各類親近大自然的活動……
而壹基金的體驗館特色突出,自畫像、可樂昵稱瓶、真人圖書館、現場明信片,他們用各種體驗方式讓公眾感受到參與公益的快樂。而同展館周邊展區也被體驗館的活動所帶活,迎來了絡繹不絕的人群。
慈展會帶來了什么
從統計數據來看,上屆慈展會成為了深圳當地公益慈善組織發展的加速器。據統計,深圳本地的公益慈善組織由首屆慈展會前的924家發展到現在的1245家,基金會也由首屆慈展會前的19家發展到現在的56家。
在本屆展會現場,杜鵬介紹說:“報名參展的在去年的基礎上大概增長了27%,最后決定參展的數量比去年增長了50%。特別是草根社會組織,和去年參展的組織相比,增長了150%。”除了數據的增長外,相比去年的慈展會,今年更強調展會的功能性,讓愛心企業能夠在這里與慈善機構建立聯系。“本屆慈展會突出資源對接的功能,展會中間的這個簽約臺,這3天幾乎都是排滿的,在簽約在對接。”杜鵬指著展會的最中心區域說道。
本屆慈展會共有828家機構和項目參展,參會機構和項目遍布中國內地31個省市區和港澳臺地區,并吸引了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內的30家國際公益慈善行業的標桿性機構參展參會。參展數量最多的是社會組織,參展的NGO達到629家,比上屆的260家激增約一倍半。官方與民間、企業與公益機構在公益慈善領域的互動則不斷加強。
參展機構“明善公益網”是從去年的慈展會開始運營的。經過一年的運作,他們已經取得不俗的成績,今年再次參展慈展會,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慈展會,讓社會的需要和愛心有效對接。他們更是在展會第一天就獲得了來自中航地產100萬元的捐贈。“我們是堅持明明白白做慈善,通過我們搭建這么一個網絡的平臺,讓社會所有有愛心的人士,真正地實現一個愛的夢想。”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則攜航空科普、醫療救助、抗震救災三大主題在慈展會上亮相,他們在現場擺放航空模擬器教市民開飛機,還首次向公眾發放熱門型號的飛機模型。“我們想展示的東西更接近于老百姓。”其展位負責人說。
資源對接、獲取捐贈、公益普及,這是慈展會在這短短的72小時中能帶來的直接效應。但新啟用的慈展會吉祥物蝴蝶,則已經讓慈展會更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讓“蝴蝶效應”在72小時內充分發酵,促成公益慈善在更遠更深范圍的傳播,使公益氣息抵達社會的每個角落。(高文興)
鏈接:2012公益數據
第二屆慈展會背后,剛剛過去的2012年,我國社會捐贈總量(含我國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的款物捐贈)共計約817億元,相當于去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519322億元)的約0.16%,相當人均捐款約60.4元。與2011年度相比,減少28億元,同比減少3.31%。
除了款物捐贈外,2012年,我國各類志愿服務的折算價值約11億元;我國籌集彩票公益金739.55億元。這其中,并不包括獻血和器官捐獻的價值,因為現階段很難對這兩項的價值作出權威的計量統計。
(數據自《2012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