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春偉
截止時間:9月23日8時
近日,騰訊公益基金會利用微信的支付功能進行了首次公益籌款的試水,用戶可以在十幾秒內實現捐款。
據了解,騰訊公益基金會的本次籌款資助的對象是“黎平銅關努力傳唱侗歌的527位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打算“購買一套竹木制侗族樂器”。這次微信籌款試水規模很小,點擊一次只能捐贈一角,且針對的是內部員工和合作伙伴。
微信籌款最具殺傷力的是其與支付功能捆綁,大大提高了籌款的效率,降低了捐贈人的成本,相比目前微博籌款中籌款宣傳和捐贈分離的模式有極大的進步。
有評論人士認為,那些迅速適應并擅長運用網絡的公益機構,籌款效率大幅提高,網絡籌款額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公眾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更大。而被動適應網絡的公益機構則一步慢步步慢,在公益籌款資源分配中逐步居于劣勢。
也有評論認為,微信籌款應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款項的安全性問題、監管模式的配套改革問題,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你會利用微信等創新的科學技術支持的渠道捐款嗎?如果微信籌款正式運行,你覺得最該解決什么現實問題?《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近日聯手推出的“益調查”——“微信開通公益籌款,你怎么看?”顯示,不愿利用微信等新技術手段捐款。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9月18日15時許開始至9月23日8時許結束,共有329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74.09%)的網友表示不愿意利用微信等創新的科學技術支持的渠道捐款,他們覺得“風險高,我為款項安全性擔心”;16.77%的網友認為“不好說”,“新鮮事物,我選擇保守一點,先觀察觀察再說”;只有9.15%的網友表示愿意利用微信捐款,他們認為“微信籌款可以提高籌款效率、降低成本”。
網友們看好微信籌款等與新技術捆綁的籌款模式的未來發展趨勢嗎?僅有16.17%的網友表示“看好”,一方面有人認為“相比傳統的募款方式,該方式快速便捷,有接近性,代表一種未來發展趨勢”(6.1%),另一方面有人認為“好的募款方式如能配套好的管理與改革,就能推動公益慈善的進步”(10.07%)。高達45.43%的網友“不看好微信籌款”,因為“需要牽扯的事情太多,搞不好就砸了公益的牌子”。還有38.42%的網友認為“‘微信籌款’不過是噱頭,其實只是企業推廣自家無線互聯網產品的一種手段”。
如果微信籌款正式運行,網友們覺得最該解決什么現實問題?50.92%的網友選擇“款項安全問題”,“畢竟安全與否是網絡籌款行為中最讓公眾擔憂的問題”;34.46%的網友選擇“籌款監管模式改革問題”,因為“只有配套改革做好了,網絡公益才能良性發展”;2.75%的網友選擇“宣傳推廣問題”;11.9%的網友選擇“其他問題”。
(本報記者 李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