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3月19日,國家衛計委推出中國“首個”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站“施予受”。
4月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正式開通。
4月2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辦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紅十字會下設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也于當日正式開通。
而就在不到一個月前,3月1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扶輪3450地區(香港一家致力于開展器官捐獻宣傳動員的社會組織)已合作推出我國首個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站“施予受”。
同樣是器官捐獻登記平臺,二者會對器官捐獻工作產生怎樣的影響?面對這樣兩個公民隨時可以登記自己身后捐獻器官志愿的網絡平臺,作為一名普通公民,如果希望身后捐獻器官,該去哪家登記?
唯一還是開放?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頁面右側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一欄十分明顯。點擊“我要登記”,會出現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須知,其第一條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唯一接受器官捐獻志愿登記的網站。
在該網站的網站開通資訊中,中國紅十字會表示:該網站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管理系統的一部分,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進展、器官捐獻相關知識、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以及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資格查詢等信息的權威發布網站。
“施予受”網站的自我介紹相對低調——“旨在向社會大眾介紹推廣器官捐獻的理念,分享器官捐獻的真實事跡和感人故事,希望喚起公眾對器官捐獻的關注。并為市民提供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的平臺。”
3月20日,在2014器官捐獻國際學術論壇期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還處于成長期,應該有更多社會組織的參與,各省都可以想辦法,跟社會組織或政府部門合作,開發便捷、服務能力強的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平臺。
中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郝琳娜對此表示認同,但她也同時強調,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和緬懷紀念,是國家授予中國紅十字會的職責。因此,今后各網站平臺上登記的器官捐獻志愿者信息,應統一整合至中國紅十字會的器官捐獻報名登記系統內。
此后,黃潔夫表示,器官捐獻志愿者的信息,未來肯定需要整合,便于器官捐獻協調員可以更快查詢到一位潛在器官捐獻者生前是否明確表達過捐獻器官的意愿。至于整合在哪個平臺?“誰做得最好,工作最受(公眾)認可,就整合在誰那里。”黃潔夫說。
是否造成困擾?
北大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朱繼業表示,國家衛計委和紅會各自牽頭成立一個器官捐獻志愿登記網站,確實感覺有點奇怪。不過,從目前狀況看,多家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站并存,尚不會對器官捐獻協調員的工作造成困擾。
首先,目前器官捐獻協調員接觸到的潛在器官捐獻者,一般是在醫院,能直接或很快見到家屬。如果潛在捐獻者生前有捐獻器官的意愿,家屬都知道也會尊重;如果生前沒有表達意見,家屬會來決定捐還是不捐;如果生前有捐獻意愿但家屬最后不同意,協調員和器官獲取組織只能選擇尊重家屬意愿。中國特殊的醫療環境,決定我們必須只能聽從家屬的意愿。所以,依靠網站查詢本人生前是否有器官捐獻意愿,實際意義不是很大。
其次,現在我國器官捐獻志愿者的基數太小,很難真正實施捐獻。因為,器官捐獻志愿者絕大多數是健康人,從登記到真正捐獻器官,可能還有很多年。從國際經驗來看,捐獻志愿者中實施捐獻的比例,是萬分之幾甚至更低。“所以,現在開展捐獻協調工作,尚不用通過登記網站查詢其捐獻意愿”。
推動器官捐獻才是當務之急
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31日,我國共有19441人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同時,有1611位公民身后完成了器官捐獻,他們捐獻的器官,挽救了4382個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只有約1萬人能夠獲得救命器官完成移植重獲新生。其中的關鍵原因,是捐獻器官源匱乏。
黃潔夫認為,要徹底扭轉中國器官衰竭患者供體短缺局面,全國至少應有數千萬到1億的公民,加入器官捐獻志愿者隊伍。
目前,包括中國香港、加拿大、新西蘭、日本、美國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都擁有運行成熟的公民器官捐獻意愿登記網站。大約有48%的美國公民登記了身后捐獻器官的意愿。
因此,黃潔夫指出,目前,我國器官捐獻志愿者人數尚不足2萬,各方均應以努力推動更多公民認可器官捐獻,加入捐獻志愿者隊伍為重。至于平臺整合,誰來主導,至少要到我國擁有上千萬器官捐獻志愿者時才會去考慮。
(據《新京報》等整理)
鏈接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2012年7月6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設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批復》(中編辦復字〔2012〕151號,以下簡稱《批復》),同意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設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作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直屬的中央財政補助事業單位,編制16人,主要負責參與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公平分配、救助激勵、緬懷紀念及信息平臺建設等相關工作。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
2012年,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與國際扶輪3450地區簽署了關于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項目意向書。該合作項目由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扶輪3450地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同合作實施,旨在聯手推動中國內地的器官捐獻工作,完善器官分配系統、推廣器官捐獻的新型模式、促進國際交流。
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是該合作項目的成果之一,旨在向社會大眾介紹推廣器官捐獻的理念,分享器官捐獻的真實事跡和感人故事,希望喚起公眾對器官捐獻的關注,并為市民提供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的平臺。